[发明专利]用化学组分量变实现黄曲霉毒素定量的判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682.4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许兆棠;李文谦;方芳;王业辉;李林建;曹壁;汤苏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组分 量变 实现 黄曲霉 毒素 定量 判别 方法 | ||
1.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常规仪器在检测周期内实时检测储藏食品中某些化学组分的数值,由数值获得储藏食品的品质变化及黄曲霉毒素B1变化实时进程的相关信息,化学组分的数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程度作为评判依据,将黄曲霉毒素B1变化过程分成若干等级,根据其等级确定预警指标,发布被储藏食品的预警信号,实时调控储藏环境及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储藏食品包括花生、玉米、稻米、干果、棉籽、酱油等黄曲霉菌易感染食品以及相应的加工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变化进程分成1~5级,其中1级阶段黄曲霉毒素B1上限值为0.5ug/kg;2级阶段上限值为5ug/kg;3级阶段上限值为10ug/kg;4级阶段上限值为20ug/kg;5级阶段为大于20u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干燥环境下食品的储藏期相对较长,入库特别是完成后熟期后,检测周期控制在每月1~2次;梅雨季节或潮湿环境下储藏的食品较易霉变,检测周期控制在每周1~2次;常温存储中的花生油、棉籽油等植物油,检测周期一般控制在每月1~2次,若存储时间超过12个月,或在夏季气温高温时节,则控制在每周或每2周1~2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检测食品的化学组分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B1、总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蛋白质、脂质、还原糖中的至少三个,其中维生素E或总黄酮为必测项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定量评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化学组分预警指标如下:
维生素E含量变化表现为持续下降,黄曲霉毒素B1在1级阶段维生素E的降幅为≤2%,2级阶段为2<降幅≤5%,3级阶段为5<降幅≤7%,4级阶段为7<降幅≤10%,>10%为5级阶段;
总黄酮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黄曲霉毒素B1在1级阶段总黄酮含量降幅为≤1%,2级阶段为1<降幅≤4%,3级阶段为4<降幅≤6%,4级阶段为6<降幅≤15%,>15%为5级阶段;
维生素B1含量变化总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黄曲霉毒素B1在1级阶段维生素B1降幅为≤8%,2级阶段为8<降幅≤12%,3级阶段为12<降幅≤16%,4级阶段为降幅16<降幅≤21%,>21%为5级阶段;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黄曲霉毒素B1处于1级阶段时的变化为增幅≤5%,2级阶段为5<增幅≤10%,3级阶段为10<增幅≤20%,4级阶段为20<增幅≤40%,>40%为5级阶段;
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黄曲霉毒素B1在1级阶段多酚氧化酶活性降幅≤2%,2级阶段为2<降幅≤8%,3级阶段为8<降幅≤15%,4级阶段为15<降幅≤30%,>30%为5级阶段;
还原糖含量变化在黄曲霉毒素B1处于1级阶段为增幅≤0.5%,2级阶段为0.5<增幅≤2%,3级阶段为2<增幅≤5%,4级阶段为5<增幅≤15%,>15%为5级阶段;
蛋白质含量变化在黄曲霉毒素B1处于1级阶段为增幅≤0.2%,2级阶段为0.2<增幅≤1%,3级阶段为1<增幅≤1.5%,4级阶段为1.5<增幅≤3%,>3%为5级阶段;
脂质含量变化在黄曲霉毒素B1处于1级阶段为增幅≤0.5%,2级阶段为0.5<增幅≤1%,3级阶段为1<增幅≤2%,4级阶段为2<增幅≤10%,>10%为5级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6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点对点定位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具有计算功能的家庭菜篮迷你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