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定时充电的设备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729.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林;齐文波;习工伟;侯鹏鑫;张非;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潇;杨晓光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定时 充电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定时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取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
B.获取充电指示信息;
C.如果所述充电指示信息选择进行定时充电,则根据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对机动车进行定时充电;否则不进行定时充电。
2.一种用于定时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取充电状态信息,所述充电状态信息包括当前电量、额定电量和充电功率;
B.获取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和充电需求量,并根据所述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充电需求量和所述充电状态信息计算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
C.显示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
D.获取充电指示信息;
E.如果所述充电指示信息选择进行定时充电,则根据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对机动车进行定时充电;否则不进行定时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后且步骤D之前还包括,如果对显示的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不接受,则返回步骤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充电需求量是:最终量或增加量;并且充电需求量由以下内容中的一种来表示:行驶距离、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充电度数、充电时间长度或电费金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定时充电需求量是用户输入的定时充电需求量或系统预设的定时充电需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定时充电包括:固定时间开始充电、固定延时时间开始充电或固定时间结束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显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充电开始时电量、充电结束时电量、充电开始前能够行驶的距离、充电结束时能够行驶的距离或充电电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在步骤C或步骤E的否则不进行定时充电之后,还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指示信息选择以下充电模式中的一种:立即充电、非峰期充电、谷期充电、最低谷充电、立即充电和非峰期充电、立即充电和最低谷充电,或者立即充电和谷期充电。
9.一种用于定时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和输入单元,其特征在于,
输入单元,获取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并且获取充电指示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充电指示信息是否选择进行定时充电,如果是则根据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对机动车进行定时充电;否则不进行定时充电。
10.一种用于定时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输入单元、计算单元和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控制单元,获取充电状态信息,所述充电状态信息包括当前电量、额定电量和充电功率;确定所述充电指示信息是否选择进行定时充电,如果是则根据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对机动车进行定时充电;否则不进行定时充电;
输入单元,获取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和充电需求量,并且获取充电指示信息;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充电需求量和所述充电状态信息计算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以及
显示单元,显示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还包括如果对显示的充电时间段和/或预计费用不接受,则重新获取定时充电的启动时间和/或定时充电需求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充电需求量是:最终量或增加量;并且充电需求量由以下内容中的一种来表示:行驶距离、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充电度数、充电时间长度或电费金额。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定时充电需求量是用户输入的定时充电需求量或系统预设的定时充电需求量。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定时充电包括:固定时间开始充电、固定延时时间开始充电或固定时间结束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电设备,还包括显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充电开始时电量、充电结束时电量、充电开始前能够行驶的距离、充电结束时能够行驶的距离或充电电费。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电设备,还包括在不进行定时充电之后,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指示信息选择以下充电模式中的一种:立即充电、非峰期充电、谷期充电、最低谷充电、立即充电和非峰期充电、立即充电和最低谷充电,或者立即充电和谷期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丁胺醇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净化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