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耳他布氏杆菌毒力相关基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155.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步志高;乔祖健;胡森;刘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Q1/68;C12N15/7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信律师事务所 11373 | 代理人: | 王文生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耳他 杆菌 毒力 相关 基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耳他布氏杆菌研究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羊种布鲁氏菌弱毒疫苗株M5-90的延伸因子tuf基因,及其在区分马耳他布氏杆菌疫苗株M5-90和它的亲本株M28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马耳他布氏杆菌强毒株M28毒力致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马耳他布氏杆菌强毒株M28的延伸因子tuf基因突变失活的步骤。
背景技术
布氏杆菌(Brucella)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内寄生,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引起发热、流产与不育、慢性关节炎及神经损害等,导致世界范围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其毒力取决于在宿主细胞的侵袭和繁殖能力。研究表明,布氏杆菌通过阻止晚期内体和溶酶体融合在细胞内增殖(J.P.Gorvel,E.Moreno.2002.Brucella intracellular life:from invasion to intracellular replication.Vet.Microbiol.90:281-297)。迄今为止,还没有安全的人用疫苗。布氏杆菌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现有抗菌素治疗收效有限(Alton GG,Jones LM,Angus RD.Techniques for the brucellosis laboratory.INRA(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Agronomique),Paris,France,1988)。
目前已有六个种十余株布氏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发表(Seleem,M.N.,Boyle,S.M.,Sriranganathan,N.2010.Brucellosis:a re-emerging zoonosis.Vet.Microbiol.140:392-398)。布氏杆菌的基因组大小、基因和蛋白的数量极其相似。通过分析全基因组发现布氏杆菌缺乏典型的毒力基因,如荚膜、菌毛、外毒素、溶细菌素、质粒和抗原变异等(Seleem,M.N.,Boyle,S.M.,Sriranganathan,N.2008.Brucella:a pathogen without classic virulence genes.Vet Microbiol.129:1-14.)。布氏杆菌致病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其胞内运输和增殖的因子方面(Spera,J.M.,J.E.Ugalde,J.Mucci,D.J.Comerci,and R.A.Ugalde.2006.A B lymphocyte mitogen is a Brucella abortus virulence factor required for persistent infection.Proc.Natl.Acad.Sci.USA 103:16514-16519.)。
马耳他布氏杆菌(Brucella Melitensis)疫苗株M5-90为我国自行分离并致弱,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地防治了羊布氏杆菌病(尚德秋.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科研50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0,21(1):55-57。
M5-90菌株培育的经过:为提高M5(弱毒疫苗株,是由中国采用生物I型羊种布鲁氏菌强毒株M28,通过鸡体连续传代致弱,于1962年研制成功,1964年开始中试)稳定性,继续用M5高代次257代,继续通过鸡体187代,经黄色素处理后的培养物在9~10日龄鸡胚制备的单层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90代,获得毒力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菌株,把这个菌株称为M5-90。而其致弱的分子和生理机制不甚清楚。
发明内容
马耳他布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和人等人畜。马耳他布氏杆菌M5-90系我国自行分离培养的弱毒疫苗株,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免疫保护力,为我国布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致弱的分子机制,尤其是和其亲本株M28致病性差异还不甚清楚。为了研究M5-90的致弱的分子和生理机制,本研究通过M5-90及其亲本强毒株M28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比较,以期发现M5-90致弱相关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交通工具产生风能的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监控与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