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味红汤水煮鱼复合调味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0539.7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9945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25
发明(设计)人: 车振明;岳鹏;张良;杨帆;饶瑜;邢亚阁;李明元;向文良;林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华大学;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26 分类号: A23L1/226;A23L1/32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川味红 汤水 复合 调味料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味酸辣红汤水煮鱼方便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把城乡居民从繁琐的炊事劳动中解放出来,方便化将是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发展方便食品已成为优化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提高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重要措施。2010年1-11月,中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销售产值168,974,99万元,同比增长26.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1,020,36万元,同比增长23.83%。2011年1-9月,方便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832.713亿元,同比增长48.13%;实现累计利润总额达到115.195亿元,同比增长38.36%。方便食品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方便食品除了便宜、方便之外,卫生、营养、口感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以菜肴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方便食品,运用中华传统美食的“色、香、味、型”四大要素把其延伸到方便食品,使得方便食品市场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煮鱼”起源于重庆渝北地区,其菜肴充分发挥辣椒御寒、益气养血功效,烹调出来的鱼肉肉质一点也不会变韧,口感滑嫩,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水煮鱼”以其“麻上头,辣过瘾”的鲜明特色风靡全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目前,全国市场上方便菜肴式品种约有250种之多,方便食品正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但是关于水煮鱼方便符合调味料的报道却不多。以“水煮鱼”为关键词搜索,报道的专利共有31项,其中93%以上(29项)均为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涉及水煮鱼包装袋和水煮鱼鱼盆。报道专利中仅有不到7%(2项)为发明专利,分别为辽宁省大连市的周黎明发明了一种“冰温气调保鲜水煮鱼糜章鱼丸”的制作方法和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辛保山发明的“一种水煮鱼调料”。辛保山发明的水煮鱼调料由腌鱼料、制汤料和炝锅料组成,使用时必须要按照调料包上注明的顺序加入这3种调料,这就对消费者加入3种调料的时机与火候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就为最终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水煮鱼增加了难度,这就为本发明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川味红汤水煮鱼复合调味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川味红汤水煮鱼复合调味料的制作方法,原料组成重量份为:干辣椒20~30份;花椒5~10份;姜3~5份;蒜3~5份;葱3~5份;菜籽油20~30份;食盐1~2份;味精1~2份;干淀粉0.5~2份;料酒1~2份;郫县豆瓣5~10份;胡椒粉0.5~1份;香辛料1~2份;鸡精1~2份;山梨酸钾用量按照GB 13736-2008标准;白糖1~2份;

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原料加工准备:将郫县豆瓣用绞肉机绞碎待用;将大蒜和葱分别去皮,清洗干净,沥干余水,分别剁成颗粒状待用;生姜洗干净沥干余水剁成颗粒状待用;将香辛料用粉碎机粉碎待用;

A2、炒制方法:将菜籽油放于炒锅中炼制,待油面的油泡散完后继续加热至熟;在油温120℃的炒锅中分别加入郫县豆瓣、生姜、大蒜、葱、花椒、鸡精、香辛料、干辣椒进行炒制,炒制过程油温控制120℃,此时油面沸腾有大量的水蒸汽散发,约10~20min物料排除水分炒出香味后小火炒制,再放入配方中的白糖、食盐、料酒、胡椒粉、味精,干淀粉,于炒锅中进行炒制调配;按照GB 13736-2008标准称量山梨酸钾,用80℃左右的温开水溶化后加入锅内,起锅、起锅、冷却和包装。

该川味红汤水煮鱼复合调味料特色鲜明、配料齐备、使用方便,用时只需一次加入复合调味料、沸水(高汤更佳)和主材即可。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餐桌,使普通人也能做出饭店大厨水平的水煮鱼,填补了川味红汤水煮鱼方便复合调味料的发明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原料配方重量份为:干辣椒20份;花椒5份;姜3份;蒜5份;葱3份;菜籽油30份;食盐1份;味精1份;干淀粉0.5份;料酒2份;郫县豆瓣8份;胡椒粉0.5份;香辛料2份;鸡精1份;白糖1份;山梨酸钾0.1份。

1.原料加工准备:将郫县豆瓣用绞肉机绞碎待用,其粗细度以不见块辣椒和瓣粒为宜;将大蒜和葱分别去皮,清洗干净,沥干余水,用斩拌机剁分别碎成颗粒状待用;生姜洗干净沥干余水用斩拌机剁成颗粒状待用;将香辛料用粉碎机粉碎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未经西华大学;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