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或/和治疗压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1159.5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796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蒋运兰;李应昆;宋英;呼梅;吴伦卉;周群;胡燕;王艳桥;曾婧;郭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56 分类号: A61K36/756;A61K9/12;A61K9/14;A61K9/06;A61K9/70;A61P17/02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地址: 611137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治疗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和治疗压疮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压疮(pressure ulcer/pressure sore),也称为褥疮(decubitus):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的破损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不仅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继发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和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引起卫生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国内外均将压疮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

1、国外压疮的预防现状

国外护理认为,压疮大多是可预防的,但并非全部,还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压疮。目前,国外在压疮预防方面主要对各种减压装置研制较多,使用最多的是电动气垫床、空气缓慢释放床等,由于这些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药物预防多采取PU保护贴(如comfeel伤口护理系列中的透明贴、增强型减压贴等)和按摩油(如由美国卫生保健政策和研究机构推荐的赛肤润)等。

2、国内压疮的预防现状

压疮中医学称为“席疮”,据《外科玄起.溃疡虚实》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磨,擦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当用马屁勃软垫,庶不致损而久损,昼夜呻吟也,病人但见席疮,死之征也,不治。”可见我国古代就已经认识到了压疮、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压疮发生的严重性。国内对于压疮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压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大多停留在个人经验上。认为压疮完全可以预防这种观点在国内护理界占统治地位。林菊英先生在医院护理管理学提出褥疮的标准为0%时,尚附加说明: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发生褥疮,带入院者不准扩大,所以压疮重在预防。

压疮乃由于长期卧床不起,久病气血亏虚,复因受压部位气血不畅,肌肤失养,局部坏死而发,因此压疮防治的重点在于使气血保持通畅。目前医院使用较多的有床垫如气垫床、水电床、各型垫类等,中药常用由滑石粉、冰片、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等组方制成的膏剂、油剂、酊剂、粉剂来预防压疮。申请号:200810016455.7,发明名称:一种外用治疗压疮的药粉剂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外用治疗压疮的西药药粉剂,制成粉剂的有效成分的原料按照如下重量份为:复方新诺明1-10、甲硝唑1-10、维生素C5-50、复合维生素B5-50、烟酸5-50、辅料烘干的鸡蛋壳内膜3-15。申请号:201010503125.8,发明名称:一种压疮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了一种牙床膏,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黎辣根80-120份,丹参80-120份,狗油30-60份。

目前国内外在压疮的预防上,对减压工具、翻身及体位、应用危险因素评估方法研究较多,也有中药防治压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的预防或/和治疗压疮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或/和治疗压疮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丹参3-10份、红花1-6份、黄柏3-10份、黄芩3-10份、冰片1-5份。

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丹参5份、红花3份、黄柏5份、黄芩5份、冰片3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丹参、红花、黄柏、黄芩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冰片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外用制剂。

其中,所述的外用制剂是喷雾剂、散剂、膏剂、巴布膏。

其中,所述的喷雾剂每100ml含丹参酮IIA不低于4mg,含丹酚酸B不低于60mg,含盐酸小檗碱不低于90m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丹参加入50~95%的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滤过备用;

c、红花加水煎煮,水煎液滤过备用;

d、将步骤b丹参乙醇提取后药渣、步骤c红花水提后药渣与黄柏、黄芩加水煎煮,水煎液滤过备用;

e、将步骤c和步骤d的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60%,静置12~24小时,取上清液;

f、将步骤e中的上清液合并丹参醇提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浓缩液;

g、将浓缩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60%,加入冰片;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外用制剂。

其中,步骤b所述的乙醇浓度为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