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痰热清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641.9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睿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K9/20;A61K47/34;A61P11/00;A61P11/10;A61K35/32;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痰热清滴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痰热清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六味中药制备而成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功效。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症,症见: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口渴、舌红、苔黄等;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期)出现的上述症状。药理试验表明,痰热清注射液体外试验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降低内毒素致热家兔和酵母致热大鼠体温:抑制硝酸士的宁和戊四唑致小鼠惊厥;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延长氨水引咳小鼠和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抑制大鼠肉芽肿形成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由于中药注射剂直接注射入人体或静脉,因此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而临床上也有痰热清注射液引起一些毒副作用或过敏反应的报道,而将注射液制备成一些常规的口服制剂如口服液、片剂、胶囊等又存在生物利用度低,难以达到注射剂的治疗效果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溶散快的痰热清滴丸。而滴丸制剂由于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因此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痰热清滴丸以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为基础,在注射液的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其基质的选择,成功制备得到一种效果良好的痰热清滴丸。
本申请滴丸的基质为聚乙二醇和选自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甘油明胶的一种组成的混合基质。
其中混合基质的组成重量比为1-5∶1。
其中药物活性成分与混合基质的重量比例为1∶3-5。
其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
申请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当使用本发明的混合基质时,滴丸不仅质量合格,而且溶散时间短,有利于提高制剂使用时生物利用度。
其中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为:
其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数如下:熊胆粉40、山羊角200、黄芩250、金银花250、连翘500。
其制备过程是:
将熊胆粉加入8-12倍(如10倍)量的去离子水,再加入熊胆粉8-12倍(如10倍)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溶解后加热煮沸进行皂化,同时不断补充蒸去的水份,保持原体积量,约16-20小时(如18小时)后停止加热,放冷后搅拌下加入盐酸,到PH值至2.0以下,将析出的沉淀取出洗至中性,室温或低温干燥,得到粗熊总胆酸。将此粗熊总胆酸加入4-5倍(如5倍)量的乙酸乙酯,再加入粗熊总胆酸量的8-12%(如10%)的活性炭,一起在回流器上回流至粗熊总胆酸完全溶解,趁热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粗熊总胆酸量15-25%(如20%)的无水硫酸钠,放置过夜过滤,滤液回收乙酸乙酯,至浓缩液量为粗熊总胆酸2倍量左右时,取出放冷,置冰箱中冷藏3-5天,抽滤得到结晶,在75℃以下干燥得到熊总胆酸。
将山羊角加入8-12倍(如10倍)量的注射用水,煎煮3小时以上,过滤;药渣再加入8-10倍(如8倍)量的注射用水,再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将药渣用6-10倍(如8倍)量的8M硫酸,加热水解8-10小时至无褐色颗粒为止,放 温后过滤,滤液收存;沉淀加约4-5倍(如5倍)量注射用水,搅拌,加热煮沸20-30分钟,取下趁热过滤,收集洗液,沉淀再加约4-5倍量注射用水,搅拌,再加热煮沸20-30分钟,取下趁热过滤,收集第二次洗液,取洗后的沉淀少量放入试管中,加一定量水,加热煮沸5分钟,滤取煮液5ml,加1滴三酮试液,加热片刻应呈阴性或极弱的阳性反应,合并水解液与几次洗液,用16%石灰乳调PH至3.5-5.0(如4.2)过滤,滤取水解液,沉淀如上法洗涤2-3次,每次洗液与上项水解液合并,弃去沉淀;将水煎液与水解液合并,加热蒸发,待药液浓缩至原料(山羊角)量的2-3倍量,放出浓药液凉至室温,搅拌下加入浓乙醇,使含醇量达60-75%(如70%),放入冰箱中,冷藏(5℃左右)24小时以上,过滤得到滤液;滤液干燥得到山羊角水解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睿,未经张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