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248.3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运寿;许喜佳;宋斌;黄清华;李泰辉;李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金针菇 栽培 白玉 培养基 配方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培养基配方是金针菇菌糠43.5%-82.5%、玉米芯10%-30%、麦麸4%-8%、玉米粉1%-5%、米糠2%-12%、石灰0.5%-1.5%,pH 7,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金针菇菌糠选用新鲜金针菇菌糠,经过微生物催腐剂处理15-45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先将新鲜金针菇菌糠粉碎,再将100g微生物催腐剂稀释500-1000倍,均匀喷洒到100kg的金针菇菌糠上,喷洒过程中边喷边搅拌以保证同一批次的菌糠发酵均匀,湿度控制在50%-70%,温度40-60℃,经发酵15-45天,即可作为白玉菇栽培用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催腐剂为华微R50微生物催腐剂。
5.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装料:采用850cc塑料瓶,每瓶装料约550g,装料不可太紧也不可太松,以见到培养基中略有空隙为好,机器装瓶,打1孔,料面松紧度适宜,盖盖机盖好瓶盖;
灭菌:装瓶后灭菌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瓶放置灭菌锅,通入蒸汽温度达110℃至121℃时保持2—4小时,灭菌行程结束进行自动排汽,当炉内压力为0Mpa时打开炉内将料瓶拉入冷却室;
接种:冷却室和接种室的洁净度均为百级环境,当温度降到12-18℃时可在全自动接种流水线上接种,接种量为13-17g瓶富含白玉菇菌丝的培养基;
养菌:接种完成后转入培养室进行养菌,初期温度保持在22-27℃,菌丝生长30-35天后进入养菌后期,养菌后期温度保持在21-25℃,CO2浓度保持在2000-2500PPM,湿度50-70%;
搔菌:养菌周期为75-90d便可进行搔菌;长满菌丝的培养瓶用全自动搔菌机将表面一圈宽度为5-10mm的菌块刮去,造型成中间突起的丘陵状,再对表面进行注水,注水量为15-30ml;
生育:采用电脑自动控制仿生系统对白玉菇的生长发育实行全程监控,提供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温度设定在13-16℃,湿度在90-100%,CO2浓度为2500PPM,光照强度为500-800Lux,生长周期在21-25天;
采收:按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当菌盖直径在0.6-1.5cm、菌柄长度在6.5-9.5cm时及时采收,生物转化率达到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2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疗一体化硬质放大关节镜系统
- 下一篇: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