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732.8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宏;洪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5 | 分类号: | H01L23/485;H01L23/31;H01L21/60;H01L2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半导体元件,包括:
一半导体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布线层,位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
至少一导通柱,贯穿该半导体基板,且电性连接至该布线层;
一钝化层,覆盖该布线层且显露部分该布线层;
至少一金属柱,邻接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至该显露的部分该布线层;
一第一聚合物层,覆盖该钝化层,且该至少一金属柱凸出于该第一聚合物层之外;及
一第二聚合物层,邻接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二表面。
2.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导通柱凸出于该第二聚合物层之外。
3.如权利要求2的半导体元件,更包括至少一保护盖,覆盖该导通柱的凸出部分。
4.如权利要求3的半导体元件,其中该保护盖包括一第二晶种层及一第一球下金属层,该第一球下金属层包括一铜层、一镍层、一钯层及一金层,该铜层位于该第二晶种层上,该镍层位于该铜层上,该钯层位于该镍层上,该金层位于该钯层上。
5.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元件,其中该布线层包括至少一焊垫,该钝化层显露该至少一焊垫,该至少一金属柱位于该至少一焊垫上。
6.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元件,更包括一第一重布层,位于该钝化层上,且电性连接至该显露的部分该布线层,该至少一金属柱位于该第一重布层上,且该第一聚合物层覆盖该钝化层及该第一重布层。
7.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元件,更包括至少一焊料,位于该至少一金属柱上及至少一阻隔层,位于该至少一焊料及该至少一金属柱之间。
8.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元件,更包括一第二重布层、数个阻隔层、数个焊料及数个第二球下金属层,该至少一导通柱彼此之间通过该第二重布层电性连接,所述阻隔层及所述焊料位于该第二重布层上,且所述阻隔层位于第二重布层及所述焊料之间,该第一聚合物层具有数个开口,所述第二球下金属层位于所述开口中。
9.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晶圆,该晶圆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布线层、至少一导通柱及一钝化层,该半导体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布线层位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该至少一导通柱位于该半导体基板内,且电性连接至该布线层,该钝化层覆盖该布线层且显露部分该布线层;
(b)形成至少一金属柱,其中该至少一金属柱邻接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至该显露的部分该布线层;
(c)形成一第一聚合物层以覆盖该钝化层,其中该至少一金属柱凸出于该第一聚合物层之外;及
(d)形成一第二聚合物层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二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b)包括:
(b1)形成一第一晶种层于该钝化层上;
(b2)形成一光阻层于该第一晶种层上,其中该光阻层具有至少一光阻开口,以显露部分该第一晶种层;
(b3)形成该至少一金属柱于该至少一光阻开口内;
(b4)移除该光阻层;及
(b5)移除未被该至少一金属柱盖住的部分第一晶种层。
11.如权利要求10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b1)之前更包括一形成一第一重布层于该钝化层上的步骤,其中该第一重布层电性连接至该显露的部分该布线层;该步骤(b1)中,该第一晶种层形成于该钝化层及该第一重布层上;该步骤(b2)中,该至少一光阻开口的位置对应该第一重布层;且该步骤(c)中,该第一聚合物层覆盖该钝化层及该第一重布层。
12.如权利要求9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c)之后更包括一从该半导体基板的第二表面薄化该半导体基板,以显露出该至少一导通柱,且该步骤(d)中,该至少一导通柱凸出于该第二聚合物层。
13.如权利要求12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d)之后更包括一形成至少一保护盖以覆盖该导通柱的凸出部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7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直线腔的掺钕连续紫外激光器
- 下一篇:节能辅机定型台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