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充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337.5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太刚;袁昌荣;杜长虹;焦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机是一种专为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池充电的设备,是在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因此,车载充电机作为纯电动汽车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使用环境必须适应整车环境条件。
目前,对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冷却方式是通过强制风冷或自然风冷的方式。在后备箱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使车室内的空气携带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散热部分散发的热量通过排风道从排风口排出。但是对于较大功率的充电机,其体积和散热量都比较大,而通过风冷的方式散热慢,散热率较低,导致防护等级低。强制风冷的方式需要增加的设备比较多,导致占用面积大,对于整车整体布置来说,使安装布置困难。
因此,如何对电动汽车充电机进行冷却,以提高散热率,同时降低空间占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以提高散热率,同时降低空间占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电路板和第二功率电路板的充电机本体,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充电机本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具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机本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功率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上冷却板上,所述第二功率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下冷却板上,所述上冷却板和所述下冷却板之间设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中,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冷却板上。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中,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下冷却板为一体,且所述上冷却板与所述冷却通道密封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中,所述冷却通道为折弯的通道。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中,所述第一功率电路板的发热元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电路板的发热元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电路板和第二功率电路板的充电机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充电机本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设置在充电机本体内部的具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冷却装置。其中,第一功率电路板安装在上冷却板上,第二功率电路板安装在下冷却板上,且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之间设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在对车载充电机冷却时,将冷却液从进液口输送到冷却通道,并在冷却通内流过,由于第一功率电路板和第二功率电路板分别安装在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因此在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可以将第一功率电路板和第二功率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带走,然后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从出液口排出,完成对车载充电机的冷却。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可以快速对车载充电机进行散热,而且将冷却装置与车载充电机集成设置,即将冷却装置设置在车载充电机内部,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下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充电机本体1,充电机下盖板11,充电机上盖板12,第一功率电路板21,第二功率电路板22,冷却装置3,下冷却板31,上冷却板32,进液口33,出液口34,冷却通道3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核心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以提高散热率,同时降低空间占用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下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书机系统
- 下一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棉花异性纤维特征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