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增压铆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5278.6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顾建军;谢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22 | 分类号: | B21J15/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铆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增压铆接机,用于将铆钉压铆到零件上藉以完成特定的铆固工序。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普遍使用由电动控制的冲床将铆钉结合到工件上,也就是说通过冲床完成铆固,冲床压铆的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投入大,不利于生产厂商节约设备开支;冲床占地面积大,不利于节约生产场所的占用空间;冲床压铆具有局限性,例如对某些特殊部位的铆接往往无能为力,即具有对被铆接产品的铆接部位挑剔性;冲床铆接的节奏缓慢而不利于提高效率。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铆接机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2240746A推荐的“一种多点无铆钉自动铆接机”,该专利申请方案适合于将两个部件彼此铆合为一体,而并不适合于对铆钉的铆接。更为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1931039U提供的“铆接机”,该专利方案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7段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结构复杂、操作和维护麻烦系其缺憾,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34段。尤其,由于不具有瞬间增压效果,因而对于铆钉的铆固难以获得人们期望的效果。此外,该专利方案更换模具较为麻烦;不利于节约电能消耗,因为其除了使用复数个气缸(专利称主、副气缸)外还需使用复数个电机(专利称第一、第二伺服电机);压铆效率低。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对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操作和维护、有利于体现瞬间增压而藉以保障理想的压铆效果、有便于更换模具而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有益于节约能源消耗而藉以体现经济性以及有善于增进压铆效率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的气液增压铆接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气液增压铆接机,包括一机座平台,该机座平台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表面并且位于一侧固定有一机座,该机座构成有一机座腔;一推料板升降机构,该推料板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模座,该模座固定在机座平台上;一用于将压铆后的工件遂出的遂料板,该遂料板对应于所述模座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的推料板升降机构连接,在该遂料板的中央开设有一模具让位腔;一瞬间增压压铆机构,该瞬间增压压铆机构位于所述的机座腔内,与所述机座固定,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模具让位腔的上方;一增压油供给机构,该增压油供给机构与所述瞬间增压压铆机构连接,并且与瞬间增压压铆机构液压力油路相通,其中,在所述的模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模具让位腔的位置固定有一模具,模具上具有一模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料板升降机构包括一组作用缸、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一组作用缸的数量为四个,并且以口字形分布的形式固定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各作用的作用缸柱探出所述的模座与所述的遂料板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的四个作用缸的第一进出接口共同连接,并且与作用缸的缸腔相通,第二连通管与四个作用缸的第二进出接口共同连接,并且同样与作用缸的缸腔相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遂料板背对所述模座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限位块和一第二限位块,第一、第二限位块彼此对应,其中,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模具让位腔的一侧,而第二限位块位于模具让位腔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