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6373.8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力群;林超;黄继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5/10 | 分类号: | E01C5/10;E01C11/24;E01C11/04;E01C19/5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预应力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由并排铺设在需铺设道路基层上的多道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拼装组成的整体式路面,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的结构均相同,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的数量、横向宽度和布设位置均与需铺设道路上所设置车道的数量、横向宽度和布设位置一致,且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沿行车方向的纵向长度均相同;
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包括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板和铺设在所述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板上的蛭石混凝土阻热铺层,所述蛭石混凝土阻热铺层的厚度为1cm~2cm;所述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板包括沿行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多个路面板块,前后相邻两个所述路面板块之间均通过一块连接板(1)进行紧固连接;所述路面板块由沿行车方向从前至后布设的多块普通板(6)拼装组成,多块所述普通板(6)的结构相同且其横向宽度均相同,多块所述普通板(6)通过多道平行布设的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沿行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路面板块前后两侧所布设的两块连接板(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对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的前后端进行锚固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多块所述普通板(6)的底部均开有供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穿过的多个纵向孔道,多个所述纵向孔道的布设方向均与行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纵向孔道和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的数量均为N个且连接板(1)上所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的数量为2N个;所述普通板(6)和连接板(1)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且二者均为长方形的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所述普通板(6)和连接板(1)沿行车方向的纵向长度均为3m~5m、横向宽度均为3.5m~4.0m且其厚度均为15cm~20cm;
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通过沿行车方向由前至后平行布设的多道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连接为一体,且所述普通板(6)和连接板(1)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供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穿过的横向孔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块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之间均通过横缝嵌缝条(4)进行紧密连接,且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前后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供横缝嵌缝条(4)安装的横向嵌缝槽;相邻两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之间均通过纵缝嵌缝条(5)进行紧密连接,且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左右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供纵缝嵌缝条(5)安装的纵向嵌缝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前后端部均为台阶状连接端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前端部为凹字形连接端部且其后端部为与所述凸字形连接端部配合使用的凸字形连接端部。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嵌缝条(4)的数量为一道,且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前后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一道所述横向嵌缝槽,所述横向嵌缝槽距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顶部的距离为(1/3~1/2)d,其中d为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厚度;所述纵缝嵌缝条(5)的数量为一道,且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左右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一道所述纵向嵌缝槽,所述纵向嵌缝槽距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顶部的距离为(1/3~1/2)d,其中d为所述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厚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板(6)和连接板(1)上所设置所述横向孔道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普通板(6)和连接板(1)上所设置的所有横向孔道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纵向孔道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纵向孔道呈均匀布设。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孔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横向孔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普通板(6)的混凝土强度。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预应力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普通板(6)的数量为7块~15块。
10.一种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预制:按照常规水泥混凝土板的预制方法对施工需用的所有普通板(6)和连接板(1)进行预制,并在预制完成的普通板(6)和连接板(1)上分别铺设一层所述蛭石混凝土阻热铺层;
步骤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运送:采用运输设备将预制好的所有普通板(6)和连接板(1)分批次运送到施工现场;
步骤三、路面铺设:按照行车方向由前至后分别对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进行铺设,且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的铺设方向均相同,对于需铺设道路的任一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而言,其铺设过程如下:
步骤301、第一联路面板铺设:先对需铺设道路起始段上的第一联路面板进行铺设,所述第一联路面板包括一块连接板(1)和位于该连接板(1)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路面板块,且其铺设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中部连接板吊装及铺设:将所述第一联路面板中需铺设的连接板(1)吊装到位,并按照常规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铺设方法对吊装到位的连接板(1)进行铺设;
步骤3012、预应力钢绞线铺设:对所述第一联路面板中需铺设的两个所述路面板块底部需铺设的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和所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分别进行铺设;同时,对步骤3011中已铺设连接板(1)底部需铺设的所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进行铺设;
步骤3013、路面板块吊装:将组成步骤3012中两个所述路面板块的多块所述普通板(6)均吊装到位;
步骤3014、前后连接板吊装及铺设:将所述第一联路面板前后两侧所布设的两块连接板(1)分别吊装到位,并按照常规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铺设方法对吊装到位的两块所述连接板(1)进行铺设;同时,对本步骤中所铺设的两块所述连接板(1)底部需铺设的所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分别进行铺设;
步骤3015、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及锚固:通过步骤3012中所铺设的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对步骤3013中吊装到位的组成两个所述路面板块的多块所述普通板(6)分别进行张拉,并将张拉后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的前后两端分别锚固在其前后两侧所布设的两块所述连接板(1)上,则完成所述第一联路面板的铺设过程;
步骤302、下一个路面板块铺设,其铺设过程如下:
步骤3021、预应力钢绞线铺设:对当前已铺设完成路面板前侧所布设的下一个路面板块底部需铺设的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和所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分别进行铺设;
步骤3022、路面板块吊装:将拼装组成步骤3021中所述下一个路面板块的多块所述普通板(6)均吊装到位;
步骤3023、前侧连接板吊装及铺设:将步骤3021中所述下一个路面板块前侧需铺设的连接板(1)吊装到位,并按照常规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铺设方法对吊装到位的连接板(1)进行铺设;
步骤3024、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及锚固:通过步骤3021中所铺设的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对步骤3022吊装到位的多块所述普通板(6)进行张拉,并将张拉后纵向预应力钢绞线(2)的前后两端分别锚固在其前后两侧所布设的两个所述连接板(1)上,则完成所述下一个路面板块的铺设过程;
步骤303、多次重复步骤3021至步骤3024,直至完成一道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的全部铺设过程;
步骤304、多次重复步骤301至步骤303,直至需铺设道路上所布设的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均铺设完成;且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均铺设完成后,利用步骤3012和步骤3021中所铺设的横向预应力钢绞线(3)将当前已铺设完成的多道所述装配式预应力阻热路面板紧固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3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