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622.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邹晴;谭龙;邹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勤牛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 | 分类号: | E21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25 重庆市大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运输 加长 钻机 | ||
1.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包括钻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臂本体的总长度为9.5-11m,它分成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两部分,所述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的连接端的两个相对面上对称设有安装连接板(2),在安装连接板(2)上设有螺栓孔,所述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通过螺栓及安装连接板(2)连接;所述下钻臂(1b)和上钻臂(1a)的背板上靠近安装连接板(2)的位置均设有铰接支耳(3),所述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的铰接支耳(3)通过铰接轴(4)铰接;所述安装连接板(2)下方的下钻臂(1b)上设有涨紧架条形孔(5),所述涨紧架条形孔(5)的长度为45-55厘米;在涨紧架条形孔(5)和安装连接板(2)之间的下钻臂(1b)上设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顶部的斗杆油缸连接点(6a)与其底部的动臂前叉连接点(6b)之间的距离为1.4-1.6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钻臂(1b)和上钻臂(1a)的背板上均设有两个铰接支耳(3),其中所述上钻臂(1a)的两个铰接支耳(3)位于下钻臂(1b)的两个铰接支耳(3)之间,并在上钻臂(1a)的两个铰接支耳(3)之间的铰接轴(4)上套装有带有油槽的隔套(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钻臂(1a、1b)的安装连接板(2)的同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一个矫正块(8),该矫正块(8)通过螺栓安装在上、下钻臂(1a、1b)的安装连接板(2)的同一侧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架条形孔(5)的上部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有一个挡板(9),所述挡板(9)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涨紧架条形孔(5)两边的下钻臂(1b)的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臂(1a)的背板的上部设有固定支座(10),所述下钻臂(1b)的底部的背板上也设有固定支座(10),所述固定支座(10)上设有插销孔,当钻臂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上钻臂(1a)的固定支座(10)通过插销锁定在下钻臂(1b)的固定支座(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包括底板(6c)和两个连接架侧板,所述底板(6c)焊接在下钻臂(1b)的侧板上,其中第一连接架侧板(6d)焊接在底板(6c)上,第二连接架侧板(6e)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架侧板(6d),所述第二连接架侧板(6e)焊接在下钻臂(1b)的背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架侧板(6d)和第二连接架侧板(6e)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斗杆油缸安装孔和动臂前叉安装孔,所述斗杆油缸安装孔和动臂前叉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4-1.6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的底端距离下钻臂(1b)的底部的距离为2-2.5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臂(1a)与其安装连接板(2)的连接部以及下钻臂(1b)与其安装连接板(2)的连接部设有加强筋(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均包括背板以及两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侧板组成槽型结构,所述两侧板与背板相连接的两个角上各设有一块加强板(1c),所述加强板(1c)的一个侧面连接在背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加强板(1c)的另一个侧面连接在上钻臂(1a)和下钻臂(1b)的侧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方便运输的加长钻机钻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臂(1a)的长度为整个钻臂长度的五分之二到二十分之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勤牛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勤牛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6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