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2831.9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婷;姚连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C22C38/38;C22C38/32;C21D8/02;C2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长会;金惠淑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拉强度不小于18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
背景技术
矿山机械车辆是大型露天矿山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运输工具。在高磨损、大冲击的工况条件,及车身轻量化的要求下,对超高强度钢板的需求日益扩大。
CN101376945A涉及一种2000MPa级超高强度高韧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份设计的特点为高C、高Si和高Mn,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设计出一种以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合金元素简单,但含量很高,在生产和使用中的难度较大
CN101713046A涉及一种纳米洗出强化及控制的超细晶粒马氏体钢的制备方法。获得抗拉强度为1000-2000MPa的马氏体组织为主的合金钢。该钢基础成份体系为C-Mn-Ti-B,在此基础上添加其它元素,通过轧制工艺和后续热处理控制,利用TiC的析出强化提高强度。其基础钢成份简单,合金元素含量较低,但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需要进行退火、淬火及回火处理,制造工序复杂。
因此,仍需要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的超高强度马氏体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强度不小于18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8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元素为:C:0.25-0.35%、Si:0.20-0.60%、Mn:08-20%、P≤0010%、S≤0005%、Al:002-006%、Cr:030-100%、Mo:0.20-0.60%、Ti:0.01-0.05%、B:0.001-0.005%,Ni≤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钢板的组织结构为马氏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抗拉强度不小于18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成分进行冶炼,并浇铸成铸坯或钢锭;
将铸坯或钢锭加热到1180-1250℃后进行轧制,其中,第一阶段(再结晶区)轧制,进行多道次大压下轧制且累计变形量≥80%;第二阶段(未再结晶区),终轧温度控制在870-930℃;
轧制后的钢板加速冷却至200℃以下;
然后在温度为200±20℃温度进行回火。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化学成分,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充分利用加速冷却工序中水的作用,因此原料成本大大降低,在相同的强度级别下,碳当量大大降低。由于本发明钢板采用热机械控制轧制与直接淬火(DQ)技术,只需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不需要离线淬火处理,从而简化了制造工序,节约能源,降低了钢的制造成本。由于成分和工艺设计合理,从实施效果来看,工艺制度比较宽松,可以在中、厚板产线上稳定生产。本发明的超高强度钢板屈服强度大于1400MPa、抗拉强度大于1800MPa、夏氏冲击功Akv(-20℃)≥20J,可生产厚度≤15mm的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钢板的金相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指明,含量均指重量百分比含量。
为了实现较低原料成本地提供抗拉强度不小于18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板的本发明目的,各元素控制如下:
C:在钢中起固溶强化的作用,是对钢的强度贡献最大且成本最低的强化元素。为了达到超高强度,希望钢中含有中等含量C,但是C含量太高,对焊接性能和韧性不利。因此为了达到平衡,本发明C含量控制为0.25-0.35%,优选为C:0.26-0.35%。
Si:是脱氧元素;在钢中还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加入Si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过多加入会使钢的韧性降低,本发明Si含量控制为0.20-0.60%,优选为Si:0.21-0.59%。
Mn:可以降低临界冷却速度,大大提高淬透性,同时对钢具有固溶强化作用。若含量太高,使马氏体转变温度下降太多,导致室温残余奥氏体增加,不利于钢的强度增加;在铸坯中心偏析部位生成粗大的MnS,使板厚中心的韧性降低。本发明Mn含量控制为0.80-2.00%,优选为Mn,0.85-1.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