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出成型模具、挤出成型装置、医用管以及制造医用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624.5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大井川淳;田村知之;横田新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6;A61M39/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成型 模具 装置 医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将管(200,200a)挤出成型的挤出成型模具(50,50a),该管包含一部分,在该部分中内层(202)和外层(203)在所述部分的轴向横截面中的横截面积比率沿着管的长度连续地变化,所述挤出成型模具包括:
主体(51);
第一内层心轴(52),该第一内层心轴附接于主体,包括形成在第一内层心轴的顶端上的接合区部分;
第二内层心轴(54),该第二内层心轴具有与第一内层心轴的外周表面邻接的内周表面,并且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外层心轴(60),该外层心轴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内层心轴和第二内层心轴穿过该第一通孔插入;
本体(70),该本体具有第二通孔(72),外层心轴插入穿过该第二通孔,
其中
外层树脂流动通道(63a)由外层心轴的外周表面和本体内的第二通孔的内周表面形成,并且构造成能够使形成管的外层的外层成形树脂流经该外层树脂流动通道;
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由第二内层心轴(54)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和第一内层心轴(52)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外层心轴内的第一通孔的内周表面形成,并且构造成能够使形成管的内层的内层成形树脂流经该内层树脂流动通道;并且
汇合树脂流动通道(65a)由第一内层心轴(52)的包含接合区部分(53)的顶端的外周表面和本体(70)内的第二通孔(72)的内周表面形成,外层树脂流动通道(63a)和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在汇合树脂流动通道中汇合,其中第二内层心轴(54)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流动通道容积随着外层成形树脂和/或内层成形树脂的供给量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成型模具,进一步包括:汇合部分调整环套(90),该汇合部分调整环套位于本体和外层心轴之间,构造成能够调整从汇合部分(65)至接合区部分(53)的顶端的距离,其中外层树脂流动通道(63a)和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在汇合部分(65)中汇合。
3.一种挤出成型装置(100),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挤出成型模具(50);以及
驱动第二内层心轴(54)的驱动单元(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成型装置,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114),该控制器控制第二内层心轴(54)的驱动,其中控制器(114)控制第二内层心轴(54)的驱动,从而当外层成形树脂和/或内层成形树脂的供给量减少的时候增大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流动通道容积。
5.一种医用管(200,200a),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挤出成型装置来挤出成型,该医用管包括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包括一部分,在该部分中内层(202)和外层(203)的树脂在轴向横截面中的横截面积比率沿着该医用管的长度连续地变化。
6.一种用于制造医用管(200,200a)的方法,该医用管包括一部分,在该部分中内层(202)和外层(203)的树脂在所述部分的轴向横截面中的横截面积比率沿着医用管的长度连续地变化,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挤出成型模具,该挤出成型模具包括外层树脂流动通道(63a)、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和汇合树脂流动通道(65a);并且
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从而调整外层树脂流动通道(63a)、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和汇合树脂流动通道(65a)内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的步骤包括:与外层成形树脂或者内层成形树脂的供给量的变化相关地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的步骤包括:与外层成形树脂和内层成形树脂的供给量的变化相关地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的步骤包括:通过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内层心轴而调整内层树脂流动通道(62a)的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未经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6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存在通知装置
- 下一篇: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新型编码调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