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胸腺肽α1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281.8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蒋为民;柴向东;丁佳萱;罗豪晖;赵秦;朱瑞东;韩杰;高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P21/02;C07K14/575;C07K1/36;C07K1/34;C07K1/2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胸腺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多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胸腺肽α1是Goldstein等1977年首次在胸腺组织中发现的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天然胸腺肽α1的氨基酸序列为:NH2-Ser-Asp-Ala-Ala-Val-Asp-Thr-Ser-Ser-Glu-Ile-Thr-Thr-Lys-Asp-Leu-Lys-Glu-Lys-Lys-Glu-Val-Val-Glu-Glu-Ala-Glu-Asn-COOH。胸腺肽α1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一种广谱免疫调节剂,临床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肿瘤等疾病。此外,还可以用作疫苗辅助制剂。
目前,胸腺肽α1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化学合成法的成本高,使用有机溶剂多,易造成环境污染。基因工程法是通过构建能表达胸腺肽α1的工程菌株(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在发酵阶段进行诱导表达,再经过纯化工序而制得胸腺肽α1。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10077749.2)公开了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胸腺肽α1的方法,该方法在pTRX质粒的基础上构建表达菌株,发酵中采用IPTG诱导工程菌表达,再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融合蛋白,肠激酶切释放出胸腺肽α1,再通过亲和层析和HPLC纯化出胸腺肽α1。
但该方法存在成本高、无法大规模生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成本低、收率高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重组胸腺肽α1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重组胸腺肽α1,包括人工合成融合蛋白基因并将所述融合蛋白基因重组到载体质粒pet-22b中构建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转化到宿主大肠杆菌中构建工程菌,将所述工程菌进行发酵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制备后得到融合蛋白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组胸腺肽α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合成胸腺肽α1的融合蛋白基因全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将合成的基因酶切后,重组到质粒pet-22b上构建表达载体,并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工程菌;
3)将工程菌发酵培养,以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4)将步骤3)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制备重组胸腺肽α1。
其中,步骤3)所述的发酵培养包括:
3a)将步骤2)构建的工程菌于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活化的种子菌;
3b)将活化的种子菌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培养过程中加入补碳液和补氮液步骤4)所述的纯化包括以下步骤:
4a)收集经发酵培养的工程菌,用超高压均质机破碎,得细胞破碎液;
4b)用中空纤维滤膜过滤细胞破碎液,得滤液I;
4c)滤液I经亲和层析后,再经超滤除去咪唑,得滤液II;
4d)用肠激酶水解滤液II后,用亲和层析和HPLC纯化出胸腺肽α1。
进一步地,上述滤液II在15~20℃条件下,用肠激酶水解16hr。在所述条件可以减少肠激酶对胸腺肽α1的非特异性切割,有效提高胸腺肽α1的产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但显著提高了重组胸腺肽α1的产率,而且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5所得胸腺肽的纯度和浓度的HPLC分析图。
图2是实施例6所得胸腺肽的纯度和浓度的HPLC分析图。
图3是实施例8中肠激酶水解融合蛋白的SDS-PAGE分析图;
其中,泳道1为胸腺肽α1对照品、泳道2-6的水解温度分别为:25℃、20℃、18℃、15℃、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重组胸腺肽α1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表达载体的构建
【实施例1】
1、试剂和材料
载体质粒pet-22b购自美国MERK公司,大肠杆菌BL21(DE3)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公司,融合蛋白基因的合成及质粒的测序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T4DNA连接酶、DNA限制性内切酶Nde I和Not I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胶回收试剂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2、方法
(1)融合蛋白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