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220.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沈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茶,特别专用于茶粉与杂粮、干果复合而成的粮茶。
背景技术
五谷杂粮,是中国几千年来,百姓一直奉为圣品的“五谷为养”、“五谷为厚”、“五谷丰登”、是现代人餐桌上的时尚回归。营养学家早就肯定了五谷杂粮对身体的营养价值,五谷杂粮的营养价值是大米的17倍,不仅能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五谷杂粮中含有许多特别的营养素,如矿物质与维生素B族,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素较全面,整体的营养价值较高 ,因此越来越被受欢迎。
根据目前谷物杂粮加工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原粮或经过简单分选、包装的初级加工品;二是传统风味小吃;三是方便食品;四是以高粱、大麦等小杂粮为原料的酿造食品。但从总体发展看,我国小杂粮加工技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缺少新技术支撑。在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加工过程中,只能提供低档次食品,保质期短,市场占有份额少。公开号CN 1168236A的专利公开了五粮茶及其制作方法:利用大麦、香稻、谷、玉米、高粱五种谷物,经烘烤焙制粉碎后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不同香型的的粮茶,但该方法所制的产品具有产品风味单一性,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各类风味的需求。公开号 CN 1457673A 的专利公开了袋泡粗粮茶及其生产工艺:该工艺配料中薏仁对饮用者有一定的局限性,按前人记载妇女怀孕早期应忌食;另外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其次就100%的粗粮茶来看,饮用时会给消费者造成不便捷,要调节口味需消费者按自己要求进行调节,造成偏食也在所难免;公告号CN 102038052A 的专利公开了以杂粮为原料的茶及生产工艺:该工艺结合一些中药材和杂粮进行配比加工而成,产品仍有一定的局限,所使用花生原料中油脂处理不当,会影响产品的保质期,并且冲泡后表面易出现油层结块现象,影响品质;其二产品融合中药材的成分,使产品介入药的概念,难以迎合纯杂粮,营养消费的理念。
总之,以上的几种粮茶中均不添加茶粉,其次产品口感较单一,营养成分的配伍不够合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茶粉的粮茶,其口感好,方便冲泡,营养成分配置合理,适合大多数人群的口味。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以茶粉、熟化杂粮粉、干果粉等为原料,配入常规食品辅配料,其中主料的重量比为,茶粉:熟化杂粮粉:干果粉=1:10~14:4~6,主料与辅助配料的重量比为,主料: 辅助配料=8.8~9.2:1,全部原料再混匀,制成颗粒,经包装得成品。
本发明所用的杂粮为青稞、荞麦、黄豆、绿豆和红豆的混合物;干果为红枣、枸杞和山楂的混合物;辅助配料选用乳化剂、甜味剂和抗氧化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对各原料的粉碎粒度控制在48~75 um。
在所述的熟化杂粮中,绿豆、红豆为蒸熟;青稞、荞麦、黄豆为文火炒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工艺避开了现有技术粮茶的口感单一、营养成份搭配不合理的不足,本产品的杂粮和果干均为药食两用物品,并具有良好的口感,产品更具有营养的元素且营养搭配合理,易于吸收,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使用便捷,丰富了粮茶的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取绿豆和红豆浸泡清洗后,用蒸汽蒸熟,蒸熟后在80℃烘干;再选取青
稞、荞麦、黄豆去除杂质后经清洗,晾干后以文火炒熟;红枣、枸杞、山楂在60-70℃烘干;其次将熟化的原料和已烘干的原料利用粉碎机分别进行粉碎,粒度控制在48~75 um,再按任意比取63%的青稞、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粉;再次按任意比取红枣、枸杞、山楂粉22%,并以5%的绿茶粉和10%的甜味剂、抗氧化剂、乳化剂,混合均匀,造粒而成本产品。
实施例2:选取5%的红茶粉,并同10%辅助配料(甜味剂、抗氧化剂、乳化剂)、63%的杂粮粉(青稞、荞麦、黄豆、绿豆、红豆)、22%的干果粉(红枣、枸杞、山楂),混合制成粮茶茶品,具体操作工艺同以上实施例1。
实施例3:选取5%的普洱茶粉,并同10%辅助配料(甜味剂、抗氧化剂、乳化剂)、63%的杂粮粉(青稞、荞麦、黄豆、绿豆、红豆)、22%的干果粉(红枣、枸杞、山楂),混合制成粮茶茶品,具体操作工艺同以上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门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