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差式发动机强制风冷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5625.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扬;徐兰萍;王彪;高亮;余刚;杨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 发动机 强制 风冷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式发动机强制风冷的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大功率LED投射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驱动温差式发动机运转带动风扇扇叶转动对散热器热管上的散热片强制风冷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器在散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大功率LED投射灯的功率密度过大时,依赖散热器鳍片自然对流散热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散热的要求。采用热管将热量导出,再用风扇强制风冷散热是一种普遍的散热方式。但采用风扇强制风冷散热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如果大功率LED投射灯长时间工作,风扇消耗的电能是相当多的。而大功率LED投射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差式发动机强制风冷的散热装置,利用大功率LED投射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驱动温差式发动机,温差式发动机驱动风扇转动,对散热器热管的鳍片强制风冷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温差式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底板、热管和穿在热管上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散热器底板通过螺钉连接一个发动机底板,该发动机底板下平铺着导热胶,有与发动机底板固定连接的气缸侧板,有一个固定于推杆下的移气器置于气缸中,所述推杆穿过固定于气缸顶板上的密封圈,气缸由发动机底板、气缸顶板和气缸侧板包围构成;有一个活塞腔位于气缸顶板上,该活塞腔的下部与气缸相通,一个活塞滑配在活塞腔内而可以沿活塞腔的内壁滑动,一根连杆的下部通过铰链与所述活塞活动连接,该连杆的上部通过铰链与一根轴二活动连接。该轴二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段与之垂直的轴与轴三和轴一连接。所述轴二、轴三和轴一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轴承一的外圈支承在一个支架的轴承孔内。所述轴一的右端支承在轴承一的内圈中。所述推杆的上端通过铰链与一根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铰链与一根轴四活动连接。该轴四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段与之垂直的轴与一根轴五和所述轴三连接。所述轴四、轴五和轴三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轴二和轴三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与轴四和轴三所确定的平面相垂直。有一个风扇扇叶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轴五上。轴五的左端支承在轴承二的内圈中,该轴承二的外圈固定在一个与气缸顶板固定连接的支架的轴承孔中。
所述热管为普通热管。
所述散热片上开有与热管个数相同的孔,孔径与热管外径大小相同,散热片上的孔与热管过盈配合。
所述热管形状为L形,竖直段与散热片上的孔相配合,水平段焊接在散热器底板上,热管在散热器底板上交错反向排列。
所述发动机底板的材料为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如铝合金或铜。
所述气缸侧板的材料为导热系数低于1 W/(m●k)的材料。
所述移气器的长度小于气缸缸体内的长度,移气器材料的密度很小。
所述轴二、轴三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与轴四、轴三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垂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1.充分利用大功率LED投射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驱动温差式发动机工作。
2.温差式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驱动风扇工作,对热管上的散热片强制风冷散热。
3.既充分利用了大功率LED投射灯工作时无用的热量,又强化了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温差式发动机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热器底板、热管及热管上的散热片的俯视图。
图3是散热器底板、热管及热管上的散热片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