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778.0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李亚南;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零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储存、提供润滑油,保障润滑系统的持续运作。
针对不同发动机,为保障润滑系统的可靠工作,对油底壳的储油容积提出了不同需求。而现有技术中,油底壳都是一体成型,油底壳处于发动机的最底端,在整车边界及油底壳高度的限制下,储油容积往往是一定的,这就导致现有油底壳不能满足各种不同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对油底壳储油容量的需求,导致发动机无法匹配部分整车。
在现有技术中,整车在运行过程中,油底壳内部机油处于振荡状态,为避免出现曲柄连杆机构扰打液面现象,通常需要单独设计挡油板,这就增加了零部件数量,加大了成本。油底壳作为发动机噪音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的结构、形状也达不到降噪的目的。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都是经过深拉伸冲压工艺制造而成,底部薄弱,飞石或磕碰容易导致油底壳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储油容量不足、噪声大、底部强度不足以及需再单独开发挡油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油底壳分多段组成,各段上下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油腔。
进一步,发动机油底壳分三段组成,包括油底壳上段(1)、油底壳中段(2)和油底壳下段(3),所述油底壳中段(2)宽度大于所述油底壳上段(1)宽度以扩大油腔容积。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上段(1)是一矩形的盆状结构,所述盆状结构最上端的安装连接面(11)上冲有螺栓孔(111),用来连接发动机缸体或者框架;所述盆状结构底部设置有一方口通向所述油底壳中段(2)。
进一步,在螺栓孔(111)所处的油底壳上段(1)侧壁上设置有圆弧曲面结构(12)。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中段(2)是一矩形的倒盆状结构,所述倒盆状结构的上端面(21)上开有回油孔(211),所述上端面(21)和所述油底壳上段(1)的底部方口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中段(2)侧壁表面采用连续圆弧面(22)进行造型。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下段(3)固定连接在所述油底壳中段(2)的下端,所述油底壳下段(3)最底部设置有放油孔(31)。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上段(1)、所述油底壳中段(2)和所述油底壳下段(3)分别采用金属拉伸工艺或金属冲压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固定连接是焊接连接。
该发动机油底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发动机油底壳采用分段设计,能够不受发动机缸体或者框架边界的限制扩大油腔容积,挺高机油储量。
(2)本发明由于分段设计,各段的加工避免了深拉伸,各段的侧壁能够实现降噪造型并增加强度,实现油底壳充分降噪的目的。
(3)本发明由于分段设计,各段的加工避免了深拉伸,能够保障各段各部分厚道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强度,避免飞石或磕碰导致油底壳破坏。
(4)本发明油底壳具备挡油功能,无需再单独开发、安装挡油板,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发动机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2:本发明发动机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3:本发明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
图4:本发明发动机油底壳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底壳上段;11—安装连接面;111—螺栓孔;12—圆弧面结构;2—油底壳中段;21—上端面;211—回油孔;22—连续圆弧面结构;3—油底壳下段;31—放油孔;4—第一焊缝;5—第二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至附图4示出了一种动机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油底壳上段1、油底壳中段2和油底壳下段3,上中下三段分别采用金属拉伸工艺或金属冲压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再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形成油腔,储存润滑油。油底壳上段1用于连接布置在油底壳上方的发动机缸体或者框架,油底壳中段2起到扩大油腔容积的功能,油底壳上段1和油底壳中段2之间的连接处具有挡油板的功能,油底壳下段3对油腔进行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减速箱
- 下一篇:车载语音报警系统和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