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5274.8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汪红;张颖;丁桂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互连 界面 合金 共化物微 拉伸 试样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玻璃基片上,甩光刻胶,并在其上溅射Cr/Cu种子层;
第二步,在Cr/Cu种子层上,依次进行甩光刻胶、曝光、显影处理,根据掩膜版的设计形状完成铜层光刻胶的图形化;在图形化的Cr/Cu种子层上,电镀出铜薄膜层;
第三步,在电镀的铜层表面,依次进行甩光刻胶、曝光、显影处理,根据掩膜版的设计形状完成锡层光刻胶的图形化;在图形化的Cr/Cu种子层上,电镀出锡薄膜层;
第四步,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然后以平面加工技术,将上述的铜层和锡层进行平坦化加工,实现锡层和铜层的表面齐平;
第五步,最后去除Cr/Cu种子层并用丙酮去除用于牺牲层的光刻胶,完成试样的释放,并通过回流,得到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试样的尺寸在微米级,其中锡薄膜层的长度或宽度范围为5~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中的铜锡含量可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镀金属铜层或锡层,其厚度通过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掩膜版形状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形状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芯片互连用铜-锡界面合金共化物微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的光刻胶,其厚度为5~50μm,用作最后试样释放的牺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2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