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化液及其对酸洗后的钢管的磷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1895.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顾铭;龚建峰;肖海英;周雪刚;王雪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旋力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13 | 分类号: | C23C22/13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及其 酸洗 钢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化液,并且还涉及该磷化液对酸洗后的钢管的磷化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金属与磷酸或磷酸盐化学反应后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数微米厚的稳定的磷化膜,藉由该磷化膜给金属基体提供保护,即改善金属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并且磷化膜还可经受达400℃以上的短时高温烘烤,以及可以理想地提高金属表面涂装层的附着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到减摩润滑等的作用。
关于磷化液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公开号CN1283710A推荐有“钢铁冷变形加工的磷化液及其磷化工艺”、公开号CN1115794A提供有“一种钢铁除锈磷化液”和公开号CN101117709A介绍有“一种含镍的钢铁磷化液及其磷化方法”以及公开号CN101328583A揭示有“一种锰系磷化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磷化液存在以下通弊:一是由于择用原料多、成份复杂,因而不仅导致制备难度增大,而且成本高;二是由于配方中直接使用硝酸,因此在配制过程中存在黄色烟雾污染,不仅有 制备现场的环境,而且存在损及操作者健康之虞;三是不利于节约能源,因为当采用上述文献教导的磷化液在对金属进行磷化处理时加热温度通常在85℃以上,从而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相悖。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非有限次数的实验,终于找到了得以弥补前述不足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少原料种类而藉以简化成份并且方便制备和体现经济的廉价性、有利于避免直接使用硝酸而藉以保障配制过程中造成对作业现场的污染并且避免损及操作者健康和有益于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加热温度而藉以体现节约能源的磷化液。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磷化液对酸洗后的钢管的磷化方法,该方法具有磷化时间短、操作要求不苛刻、能在酸洗后的钢管的表面形成良好并且均匀的磷化膜而藉以在后道加工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的长处。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化液,在其所形成的每1000g重量的成品液剂中包含:ZnO 2-5g、H3PO4 10-20g、Zn(NO3)2·6(H2O)20-25g和NaNO2 0.3-0.5g,余为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每1000g重量的成品液剂中包含:ZnO 5g、H3PO4 10g、Zn(NO3)2·6(H2O)22g和NaNO2 0.5g,余为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每1000g重量的成品液剂中包含:ZnO 2g、H3PO4 20g、Zn(NO3)2·6(H2O)25g和NaNO2 0.3g,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旋力轴承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旋力轴承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