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禽白血病群特异性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675.8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梅;高玉龙;秦立廷;祁小乐;王永强;高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C12N5/20;C07K16/10;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白血病 特异性 抗原 抗体 夹心 elisa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盒,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禽白血病群特异性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以及利用所述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抗原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禽白血病病毒(ALV)属反转录病毒科,禽C性反转录病毒属,可引起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禽白血病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肿瘤,导致鸡的死亡;二是引起母鸡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等生产指标的改变;而且,还可以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继发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在国内许多省份,ALV-J主要感染15到29周龄蛋鸡,引起产蛋量显著下降,趾骨周围皮肤和羽毛处淋巴结出血。1997年和1998年,J亚群禽白血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病尚无彻底可行的防治措施。迄今为止尚无有效地疫苗可用。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是培育具有遗传性抵抗力的新品种,淘汰阳性鸡,净化种群,经过几代选育出无白血病的鸡群。
自1868年,Roloff报道禽白血病以来,研究工作者就对其进行长期的研究,并在病毒的分离、鉴定、检测和诊断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建立了很多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如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实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放射免疫、免疫荧光技术等。国外很早就建立了检测该病的ELISA诊断试剂盒,但国内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商品化禽白血病诊断试剂。
禽白血病病毒的主要蛋白质组分有gag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pol基因编码的3种酶,env基因编码的两种糖蛋白。在gag编码的非糖基化蛋白中,p27是主要的群特异性抗原,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糖基化蛋白,有许多病毒抗原位点,是制备检测抗体的首选抗原。
本发明利用本实验室制备的针对p27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AL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ALV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建立一种检测禽白血病群特异性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其操作简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以上所述的试剂盒进行禽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抗原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用于建立以上所述试剂盒的单克隆抗体及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在制备检测或诊断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试剂中的用途;及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或诊断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试剂中的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发明人从黑龙江省某鸡场送检的海兰褐蛋鸡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HLJ09MDJ-1。为了解其分子特征,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其他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LJ09MDJ-1分离株的gag和pol基因非常保守,与各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7.5%~99.0%;env基因的同源性为88.4%~97.5%。与参考毒株相比,HLJ09MDJ-1分离株与HPRS-103株的亲缘关系较近。
该毒株HLJ09MDJ-1及全序列分析已分别记载在2010年11期的《动物医学进展》题目为“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HLJ09MDJ-1株的分离鉴定”和2010年第8卷的《Virology journal》,题目为“Novel sequences of 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hemangioma in Chinese layer hens”的文中,公众可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传染病研究室获取得到。两篇文章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发明的说明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