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果茴芹中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1071.8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钱文辉;关爽;邓旭明;焦雪军;李提提;邓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果茴芹中 谷甾醇 提取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植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短果茴芹中高纯度有效成分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分离纯化制得的高纯度β-谷甾醇在食品、化妆品以及药品中应用广泛,可以转变成药用维生素D3原料以及多种激素。目前,从短果茴芹中分离纯化β-谷甾醇的研究尚未报道,短果茴芹研究仅见菜籽精油化学组成分析和全草的营养成分分析。β-谷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它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从短果茴芹中分离纯化β-谷甾醇可为短果茴芹的功能成分研究提供依据,同时,该研究设备简单,省时省力,所得β-谷甾醇纯度高,可作为标准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果茴芹中β-谷甾醇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耗时短。所述方法包括: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分离,薄层色谱分析和交联葡聚糖凝胶柱LH-20分离。
新鲜短果茴芹,阴干,粉碎成粗粉。
乙醇提取:加入粗粉重量10倍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煮沸2h。过滤,合并提取液,备用。
溶剂萃取:将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吹干至无醇味,得浸膏。加入浸膏重量5倍的蒸馏水形成混悬液。石油醚萃取至无色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得短果茴芹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晾干,得乙酸乙酯层浸膏。
硅胶柱分离:乙酸乙酯层浸膏与100-200目硅胶按质量比1∶1拌样,装入10倍浸膏质量的硅胶柱中进行分离。用环己烷-乙酸乙酯(20∶1→0∶1)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份洗脱液250ml,减压回收。
薄层色谱(TLC)检测洗脱液:β-谷甾醇标准样品与洗脱组分进行TLC分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展开,5%香草醛-硫酸显色剂显色。收集比移值(Rf)和显色斑点与标准品相同的组分。
交联葡聚糖凝胶柱LH-20分离:收集以上组分吹干,氯仿∶甲醇=1∶1溶解上样,调节凝胶流速4秒/滴,收集于15ml小瓶中,吹干得白色结晶,即为β-谷甾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提取:首先取新鲜短果茴芹,阴干,粉碎成粗粉4.395kg。然后加入粗粉重量10倍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煮沸2h。过滤,合并提取液,备用。将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吹干至无醇味,得浸膏。
萃取:加入上述浸膏重量5倍的蒸馏水形成混悬液。石油醚萃取至无色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得短果茴芹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晾干,得乙酸乙酯层浸膏125g。
分离:乙酸乙酯层浸膏与100-200目硅胶按质量比1∶1拌样,装入10倍浸膏质量的硅胶柱中进行分离。用环己烷-乙酸乙酯(20∶1→0∶1)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份洗脱液250ml,减压回收。β-谷甾醇标准样品与洗脱组分进行TLC分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展开,5%香草醛-硫酸显色剂显色。Rf和显色斑点与标准品相同的组分氯仿∶甲醇=1∶1溶解上样,交联葡聚糖凝胶柱LH-20分离,调节凝胶流速4秒/滴,收集于15ml小瓶中,吹干得白色结晶100mg。
实施例2
提取:首先取新鲜短果茴芹,阴干,粉碎成粗粉7.0kg。然后加入粗粉重量10倍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煮沸2h。过滤,合并提取液,备用。将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吹干至无醇味,得浸膏。
萃取:加入上述浸膏重量5倍的蒸馏水形成混悬液。石油醚萃取至无色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得短果茴芹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晾干,得乙酸乙酯层浸膏140g。
分离:乙酸乙酯层浸膏与100-200目硅胶按质量比1∶1拌样,装入10倍浸膏质量的硅胶柱中进行分离。用环己烷-乙酸乙酯(20∶1→0∶1)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份洗脱液250ml,减压回收。β-谷甾醇标准样品与洗脱组分进行TLC分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展开,5%香草醛-硫酸显色剂显色。Rf和显色斑点与标准品相同的组分氯仿∶甲醇=1∶1溶解上样,交联葡聚糖凝胶柱LH-20分离,调节凝胶流速4秒/滴,收集于15ml小瓶中,吹干得白色结晶12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1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