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式冷却器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3048.2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亮;江卫东;何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筒式冷却器,包括液压油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柜(1)的上部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设有圆管(3),所述圆管(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法兰(4),所述圆管(3)的内部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圆管(3)分隔为流入端(6)和流出端(7),所述第一法兰(4)上连接有接入管(8)和流出管(9),所述接入管(8)与所述流入端(6)相通,所述流出管(9)与所述流出端(7)相通,所述液压油柜(1)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冷却管(10)和多根第二冷却管(11),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盖板(2)置于所述流入端(6)中,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和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盖板(2)置于流出端(7)中,多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将多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分隔为前后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筒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直径均为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筒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的高度均大于所述多根第二冷却管(11)的高度。
4.一种筒式冷却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盖板(2),盖板(2)为不锈钢材料,用数控切割机将钢板加工成直径为480mm的盖板,盖板(2)的切割尺寸精度小于1mm,将切割后的盖板(2)打磨抛光,去除表面杂质和毛刺;
B、根据液压油柜(1)的温度上升功率计算第一冷却管(10)的个数n1以及第二冷却管(11)的个数n2,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冷却面积,Qw为热交换量kw,η为清洁系数0.85—0.9,Δt为平均温差,h 为传热系数W/m3K,不同的材质传热细数不同,
Δt=t3-t4
式中:
t3=(T2+T1)/2;
t4=( t2-t1)/2;
T1和 T2均为被冷却液体初终温度℃,t1、t2均为冷却液体初终温度℃, 由上式得到A,再由式A=n1×Πdh+ n2×Πd(h-400)可确定n1与n2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设定n1后即可求出n2,其中d为第一冷却管(10)或第二冷却管(11)的直径,h为第一冷却管(10)或第二冷却管(11)的长度,根据液压油柜(1)的深度,使用切割机根据第一冷却管(10)和第二冷却管(11)的长度和数量对钢管切割下料,切割过程中将钢管放平与切割面垂直,再切割后打磨去除端部毛刺;
C、采用弯管机将切割后的钢管弯成多根第一冷却管(10)和多根第二冷却管(11);
D、根据每根第一冷却管(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根第二冷却管(1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距离在盖板(1)上采用钻床进行钻孔;
E、将多根第一冷却管(10)和多根第二冷却管(11)插入盖板(2)的通孔中,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为左右放置,采用直径为2.4mm的不锈钢焊丝对第一冷却管(10)和盖板(2)之间以及第二冷却管(11)和盖板(2)之间进行焊接,焊接时焊脚的高度大于4mm;
F、在盖板(2)与第一冷却管(10)和多根第二冷却管(11)连接后将焊脚处打磨抛光;
G、在盖板(2)上焊接圆管(3),使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置于圆管(3)内,焊接圆管(3)时焊脚的高度大于5mm,焊后打磨抛光焊脚;
H、根据圆管(3)的直径在圆管(3)的内部焊接隔板(5),焊接时双面满焊,焊脚的高度大于5mm,隔板(5)将圆管(3)分隔为流入端(6)和流出端(7),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的进口端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进口端均置于流入端(6)中,每根所述第一冷却管(10)的出口端和每根所述第二冷却管(11)的出口端均置于流出端(7)中;
I、制作第一法兰(4)作为顶部封板;
J、在顶部封板上采用钻床钻孔,并在通孔处焊接接入管(8)和流出管(9),使接入管(8)与所述流入端(6)相通,流出管(9)与流出端(7)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0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