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式冷却器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3048.2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亮;江卫东;何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筒式冷却器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船舶等使用过程中一般均采用液压油作为动力能源,现有的油冷却一般是通过油箱本体散热来进行,但是散热效果很差,在泵运转三小时后,油温升高40℃,会出现高温报警,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且如果在长时间高温工作后,会使得泵被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制作较为简单的筒式冷却器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筒式冷却器,包括液压油柜,所述液压油柜的上部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圆管,圆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法兰,圆管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圆管分隔为流入端和流出端,第一法兰上连接有接入管和流出管,接入管与流入端相通,流出管与流出端相通,液压油柜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每根第一冷却管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一端均穿过盖板置于流入端中,每根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另一端均穿过盖板置于流出端中,多根第一冷却管将多根第二冷却管分隔为前后两部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根第一冷却管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直径均为22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根第一冷却管的高度均大于多根第二冷却管的高度。
一种筒式冷却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盖板,盖板为不锈钢材料,用数控切割机将钢板加工成直径为480mm的盖板,盖板的切割尺寸精度小于1mm,将切割后的盖板打磨抛光,去除表面杂质和毛刺;
B、根据液压油柜的温度上升功率计算第一冷却管的个数n1以及第二冷却管的个数n2,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冷却面积,Qw为热交换量kw,η为清洁系数0.85—0.9,Δt为平均温差,h 为传热系数W/m3K,不同的材质传热细数不同,
Δt=t3-t4
式中:
t3=(T2+T1)/2;
t4=( t2-t1)/2;
T1和 T2均为被冷却液体初终温度℃,t1、t2均为冷却液体初终温度℃, 由上式得到A,再由式A=n1×Πdh+ n2×Πd(h-400)可确定n1与n2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设定n1后即可求出n2,其中d为第一冷却管或第二冷却管的直径,h为第一冷却管或第二冷却管的长度,根据液压油柜的深度,使用切割机根据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长度和数量对钢管切割下料,切割过程中将钢管放平与切割面垂直,再切割后打磨去除端部毛刺;
C、采用弯管机将切割后的钢管弯成多根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
D、根据每根第一冷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根第二冷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距离在盖板上采用钻床进行钻孔;
E、将多根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插入盖板的通孔中,每根第一冷却管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为左右放置,采用直径为2.4mm的不锈钢焊丝对第一冷却管和盖板之间以及第二冷却管和盖板之间进行焊接,焊接时焊脚的高度大于4mm;
F、在盖板与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连接后将焊脚处打磨抛光;
G、在盖板上焊接圆管,使每根第一冷却管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置于圆管内,焊接圆管时焊脚的高度大于5mm,焊后打磨抛光焊脚;
H、根据圆管的直径在圆管的内部焊接隔板,焊接时双面满焊,焊脚的高度大于5mm,隔板将圆管分隔为流入端和流出端,每根第一冷却管的进口端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进口端均置于流入端中,每根第一冷却管的出口端和每根第二冷却管的出口端均置于流出端中;
I、制作第一法兰作为顶部封板;
J、在顶部封板上采用钻床钻孔,并在通孔处焊接接入管和流出管,使接入管与流入端相通,流出管与流出端相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不改变原设备油箱箱体的情况下,通过其上部的检修盖即盖板进行改造,圆管通过隔板分隔成流入端和流出端,冷却海水自隔板一面通过U形管路流向另一面,且为了防止冷却海水腐蚀管路,漏入液压油中使液压油变质产生乳化,管路均为不锈钢材质,在生产过程中制作较为方便,结构简单,节约生产时间,且制成后的冷却器冷却效果好,适用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