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327.2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肽低 分子 植物蛋白 植物 蛋白粉 生产 方法 | ||
1.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下述步骤:
(1)原料大豆清选:去除原料大豆中的杂质、磁性物、土石碎块;
(2)原料干燥:将经过步骤(1)清选的大豆,送入干燥仓,由热风机向仓内吹入干燥热风,使大豆表面温度达到65°~70℃,大豆含水率降至10%~11%;
(3)原料脱皮:将经过步骤(2)干燥后的大豆,送入脱皮机中,经脱皮机处理,脱皮率≥90%;
(4)原料灭酶、失活:将经过步骤(3)脱皮的大豆送入酶失活筒,采用温度≥ 120℃的高压热蒸汽处理,可以使主要产生豆腥味的脂肪氧化酶失活,减少豆腥味的产生;
(5)原料粗磨、精磨:将经过步骤(4)酶失活处理的大豆,加水8~15倍,用砂轮磨进行粗磨成糊状,粗磨后再用胶体磨进行精磨;
(6)酶解:将经过步骤(5)磨浆形成的料液,加水调浓度为8%~15%,再送入酶反应罐,在酶反应罐中向浓度为8%~15%、pH6.8~7.8的大豆料液加入蛋白酶,加蛋白酶量按原料豆中蛋白质含量的0.5~5%计,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度30~80r/min,酶反应温度为52°~60℃,反应时间30~180 min;
(7)浆渣分离:将经过步骤(6)酶解后的大豆浆,泵入浆渣分离机中,分离机筛网约为100~200目,可将φ≥100μm的颗粒分离成固相物,进入豆渣中排除,经浆渣分离所得为液相豆浆;
(8)超高温瞬时杀菌灭酶:将经过步骤(7)经浆渣分离所得的豆浆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灭酶机在125°~137℃高温条件下、处理5~10秒;
(9)均质:将经过步骤(8)得到的豆浆入均质机,均质机压强为10~60MPa,均质温度为55°~80℃,通过料液浓度为8%~10%,均质1-3次,均质后的豆浆灌装,得“含肽低分子大豆蛋白奶”产品;
(10)将(9)步骤中均质机取出的浆状物送入双效浓缩蒸发器中,在蒸汽压力180~200Kpa、 真空度80~100Kpa、 温度50°~60℃,浓缩至浓度10%~40%,然后泵入喷雾塔,在进风温度160°~180℃、排风温度70°~80℃、压力6~10Mpa条件下喷雾干燥,干燥后得粉状产品“含肽低分子大豆蛋白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植物蛋白奶”、“含肽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步骤(7)和(8)步骤之间加入配料步骤,所加入的配料为牛奶、砂糖或饴糖、植物油、维生素、盐、香精中的一种或数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胚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玉米胚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玉米胚蛋白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花生仁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花生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花生蛋白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葵花仁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葵花仁蛋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松仁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松仁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松仁蛋白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核桃仁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核桃仁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核桃仁蛋白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奶”、“含肽低分子植物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榛子仁为原料取代大豆生产“含肽低分子榛仁蛋白奶”或“含肽低分子榛仁蛋白质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大学,未经长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3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额新对虾用于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
- 下一篇:牲口屠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