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泽泻醇A的制备方法及其具有致肾毒性作用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3989.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辉;毕开顺;于治国;俞悦;马超;耿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3/00 | 分类号: | C07J13/00;G01N21/3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泽泻 制备 方法 及其 有致 毒性 作用 应用 | ||
1.具有致肾毒性作用的化合物泽泻醇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制备泽泻乙醇提取液
取泽泻,加入其重量3~5倍的70%~95%乙醇,冷浸10~15 h,加热回流提取4~6 h,过滤,反复2~4 次,合并滤液,经旋转蒸发仪50 ℃蒸干溶剂,得泽泻乙醇提取液的浸膏;
(2)制备氯仿萃取物
将泽泻乙醇提取液的浸膏用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体积萃取,各2~4 次,合并氯仿萃取液,经旋转蒸发仪 50℃ 蒸干溶剂,得到氯仿层萃取物;
(3)化合物泽泻醇A的纯化
取氯仿萃取物,硅胶柱层析(200 ~ 300 目),用二氯甲烷-甲醇按照1:0,50:1,40:1,20:1,10:1,7:1,4:1,2:1,1:1,0:1的梯度洗脱,其中,按50:1洗脱得到的流分Fr.73~Fr.80 (Fr.为“流分fraction”的缩写,Fr.73~Fr.80指柱层析分离所得组分中第73至第80个组分) 先经过进一步的硅胶柱层析,再经Sephadex LH 20(葡聚糖凝胶)凝胶柱层析,得到的流分经制备型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得到无色粉末状化合物泽泻醇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的加入量为泽泻重量的4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冷浸时间为1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回流提取时间为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回流次数为3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萃取次数为3次。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泽泻醇A的体外肾毒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
(1)使用MTT法测定泽泻醇A和马兜铃酸对HK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的HKC细胞,将细胞密度调整至7×103个/孔埋入96孔培养板,培养24 h后,加入受试样品(调整其浓度为10、20、30、40、50、60、70、80、90、100μg/ml),每个浓度设置三个复孔,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孔,置于37 ℃、含5 %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至24、48及72 h,每孔加入15 μl MTT(5 mg/ml)和85 μl 培养液,继续培养4 h,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50 μl二甲基亚砜(DMSO),微量振荡器振荡10 min将结晶完全溶解,酶标仪492 nm波长下测定各孔吸光度值(A值),根据以下公式分别计算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对HKC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增值抑制率(%)=[A492(control)-A492(test)]/A492(control)×100
IC50值由LOGIT法计算得出;
(2)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取对数生长期的HKC细胞,将细胞密度调整至7×103个/孔埋入96孔板,培养24 h后,加入受试样品(调整其浓度为10、20、30、40、50、60、70、80、90、100μg/ml),作用24、48和72 h后,按照细胞凋亡与坏死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Hoechst 33342和PI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9.化合物泽泻醇A具有致肾毒性作用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9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