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开关门试验外开手柄开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581.4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龙;苏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肖伟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关 试验 手柄 开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的汽车门锁试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开关门试验外开手柄开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的外开手柄解锁功能主要是通过手柄带动拉索,由拉索拉动门锁解锁转臂使车门锁解锁。手柄体是门锁外开手柄的操作部分,当车门处于半锁或全锁及内锁提钮处于解锁位置时,从车门外操作汽车门锁外开手柄的手柄体部分就可以实现开门功能。
目前用于汽车铰链式侧门开关门试验的外开手柄开锁装置是固定安装在车门上的,需要在手柄或手柄周围的车门上钻孔安装支架和开锁气缸,这样就对试验车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对试验件的刚度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外开手柄开锁装置是固定安装在车门上的,其安装位置不可调,应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在手柄或手柄周围的车门上钻孔安装,能够避免破坏试验车门状态和试验件刚度,可根据所需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的汽车开关门试验外开手柄开锁装置。
本发明通过实施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设计一种汽车开关门试验外开手柄开锁装置,包括外开手柄,所述外开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体和固定座;该外开手柄开锁装置还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连接的受力件;所述支架设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夹住外开手柄的固定座。通过夹紧部夹住外开手柄的固定座,就可把支架安装在汽车车门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用在手柄或手柄周围的车门上钻孔安装,再借助与支架连接的受力件,让动力机构的力作用到外开手柄的手柄体上,把汽车门锁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部的夹紧两端采用固定螺钉贯穿连接,使夹紧部夹紧两端的内侧夹住外开手柄固定座。在汽车开关门试验中,根据开关车门力度大小的需要,可以通过旋转固定螺钉来调节支架夹紧的力度,使试验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设有与夹紧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受力件连接。借助与支架连接的受力件,让动力机构的力作用到外开手柄的手柄体上,为汽车开关门试验提供动力,把汽车门锁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与受力件采用连接螺钉连接。采用连接螺钉连接,能根据试验的需要,适当调节支架和受力件安装的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件上设有安装长孔,所述连接螺钉穿过安装长孔把受力件与支架连接部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受力件上的安装长孔,使受力件和支架的安装位置可调,充分模拟人们上车时车门锁外开手柄动作及开锁手柄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开手柄开锁装置还包括作动器,所述作动器与外开手柄的手柄体连接。通过作动器为外开手柄提供动力,模拟人们上车时外开车门锁手柄的动作和力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动器与外开手柄的手柄体采用拉索连接,充分模拟人手开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件上还设有拉索安装孔;所述拉索一端与手柄体连接,拉索另一端穿过拉索安装孔与作动器连接;所述拉索安装孔与作动器之间的拉索外表设有拉索套管。通过拉索安装孔来固定拉索套管,当作动器有动作时,就会通过拉索把作动器的力传递给外开手柄的手柄体,充分模拟人手开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部与固定座接触面之间设有橡胶或塑料做成的防磨垫。通过该防磨垫可以防止支架夹紧部对外开手柄固定座造成磨损,避免试验件的刚性遭到破坏,从而使试验的数据更加准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开关门试验外开手柄开锁装置,不用在手柄或手柄周围的车门上钻孔安装,能够避免破坏试验车门状态和试验件刚度,可以根据试验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并能够充分模拟人们上车时车门锁外开手柄动作及开锁手柄角度,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开手柄开锁装置安装在汽车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支架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受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受力件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识别多标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马达测漏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