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8180.0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0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军;陈苏杰;何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2;H01B1/0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电子 器件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迅速发展的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光影像传感器、电致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光电子产品都逐渐发展成熟,它们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光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创造了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发达国家都把光电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竞争正在世界范围展开。
由于In2O3:SnO2(ITO)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低电阻的特点,目前的光电子器件中多采用ITO作为电极,但其存在以下缺点:(1)ITO中的铟有剧毒,在制备和应用中对人体有害;(2)ITO中的In2O3价格昂贵,成本较高;(3)ITO薄膜易受到氢等离子体的还原作用,功效降低,这种现象在低温、低等离子体密度下也会发生;(4)在柔性衬底上的ITO薄膜会因为柔性衬底的弯曲而出现电导率下降的现象。
石墨烯是近年来发现的二维碳原子晶体,是一种单层的石墨材料,它是目前碳质材料的研究重点。石墨烯是一种没有能隙的物质,它具有比硅高很多的载流子迁移率。在石墨烯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因此,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同时,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因此,石墨烯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是ITO的良好的代替品。当然,目前制备的单层石墨烯的质量并不完美,单层石墨烯薄膜的方阻远大于ITO,为降低方阻而采用多层石墨烯虽然降低了薄膜的方阻,但随着层数的增加,不仅引起可见光透过率的下降,同时工艺也更为复杂,增加了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制造成本。因此,如何降低工艺的复杂程度,同时保证石墨烯薄膜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低的方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石墨烯薄膜不能同时兼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低方阻的问题,在降低导电薄膜方阻的同时保证了高的可见光透过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包括由下至上的透明衬底和导电层,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导电层由单层石墨烯薄膜和位于该石墨烯薄膜上的银线构成,该银线具有规则的图案。
所述的规则图案为等间距的条形银线、大小相等的方格形银线或大小相等的正六边形银线。
所述的等间距的条形银线间距为400μm~3mm,所述的方格形银线的边长为400μm~3mm,所述的正六边形银线的边长为400μm~3mm。
所述的银线采用喷墨打印银墨水工艺形成,该银墨水中银纳米颗粒的直径小于10nm。
所述银线的宽度介于60μm~200μm之间,高度介于30nm~200nm之间。
所述的透明衬底(1)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一种制备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对金属箔片和透明衬底进行清洗后,用干燥氮气吹干;
②在步骤①得到的金属箔片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石墨烯薄膜;
③将石墨烯薄膜转印到步骤①得到透明衬底上表面,并利用刻蚀法除去金属箔片;
④采用打印工艺在所述的石墨烯薄膜上形成具有规则图案的银线。
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的条件包括:采用碳源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墨烯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温度为700℃~1000℃的常压或负压下。
所述的金属箔片为铜箔片、铁箔片或镍箔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单层石墨烯和规则结构的银线作为透明导电层,由于银线覆盖石墨烯表面小并且采用单层的石墨烯,使导电层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由于银线的导电能力远大于制备的单层石墨烯,使导电层具有低的方阻,同时本发明中采用了单层的石墨烯,银线采用打印工艺,大大降低了工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导电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基板的方阻;
图3是本发明基板的透过率;
其中,1、透明衬底,2、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散蛋分蛋器
- 下一篇:上盖组件和食物料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