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854.7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亭;盛新颖;张吉平;郑蕾;王芳;李苗苗;谢婷;张雨凤;周蕊;郑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西山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织培养 技术 研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是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02年德国科学家Gottlieb 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后,建立在细胞全能性基础上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此逐渐兴起和发展。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lant Tissue Culture)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等各个领域之中。20世纪70年代,已有学者尝试从细胞水平研究植物组织培养。80年代,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选择和寻找合适的培养条件,以诱导外植体表现出全能性,最终形成完整檀株,而是逐步从生理、生化水平研究植物组织培养的机理。90年代,微观研究以生理生化水平为主并逐步向分子水平过渡。近十年来,细胞、生理、生化水平的研究依然存在,但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分子手段密切结合并快速发展。
Ca2+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衰老,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细胞的向性运动和激素调控等生理过程已经得到肯定。植物细胞质内的Ca2+在时间、空间及浓度上会出现特异性变化,即诱发产生钙信号(Heilbrunn的“细胞刺激理论”)。Ca2+一方面依赖浓度的振荡传递信号,另一方面依赖其下游功能蛋白——钙依赖蛋白激酶完成参与信号转导过程。细胞溶质内Ca2+浓度变化引起一连串的下游事件,钙结合蛋白编码Ca2+信号在时间和空间的格局,并开始改变代谢和基因表达。而植物激素的统一作用方式在于Ca2+-CaM调节活细胞的生理功能。
近年来,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和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2年,Marcotte等人合成了D-A-D型的钙离子探针2,Kim等人以萘的衍生物为荧光团合成了探针3——探针5。它们对钙离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激发波长为780nm时,与钙离子络合后荧光强度增加23——50倍,络合常数在(0.14±0.02)——(0.25±0.03)μM范围内,在大于100μm深度的血管中能检测到钙离子的信号,并且没有光漂白问题。
事实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过程的核心,是摸索该种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传统方式是采用各种因素组合的实验设计,配置出一系列不同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的组合,然后通过无菌操作,将外植体接种,培养,观察和测定相关生长指数,评判分析适宜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的组合。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几个周期的重复验证和精细化作业,每个周期耗时两个月左右,人力、物力投入很大,但结果却会出现一部分定性的决定因素,这主要是由于组织块或器官消毒处理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到实验培养基上时,极易受到消毒不彻底造成污染或消毒过量失去活力等不可避免的客观影响。此外,传统的组织块或器官接种材料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普遍存在外植体材料形态、性质不均一现象。上述种种原因往往会直接导致实验数据缺失,毫无疑问地给相关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这种现象是亟待改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方法,可快速地筛选出该种植物组织培养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参数,从而便捷地获得该种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建立相应的组培技术体系,保险系数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植物原生质体材料,设定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参数,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定胞内钙离子浓度随环境条件参数变化产生的特定信号,进而通过精密数据判断该种植物组织培养适宜的参数,快速、便捷、高效的获得该种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本发明还包括: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定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营养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于植物组织或细胞后,该植物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即Ca2+振荡频率,对于相同细胞或特定刺激剂来说,反应是相对恒定的,如同细胞的指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西山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六安市西山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暖LPG货物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负压双密封送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