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免疫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986.X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明;林珍;周云;张炜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欧颖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材料 免疫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免疫分析方法,其中,所述碳纳米材料又称为碳点,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制备碳点并在碳点的表面标记免疫试剂抗原或抗体,使之成为免疫试剂标记碳点;
步骤B,将免疫试剂标记碳点、待测样本、以及免疫试剂抗原或抗体包被的固相物质混合完成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将所述免疫复合物与游离免疫试剂进行分离;
步骤C,对所述免疫复合物加入氧化剂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和/或对其直接进行荧光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点为以PEG1500、甘油和丝氨酸混合制备得到,碳点制备方法为微波合成法或水热合成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点粒径为3~4nm,其表面带有羧基和羟基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碳点与免疫试剂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为化学键直接结合或生物方法间接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固相物质为磁性颗粒、聚合物微球、玻璃微珠和96孔微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待测样本为小分子目标物或者大分子目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测样本的特点,选择所述步骤B中免疫反应的模式为夹心反应模式或竞争反应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夹心反应模式免疫反应的完成采取如下两种方式之一:即待测样本、免疫试剂包被的固相物质混合发生免疫反应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再与免疫试剂标记碳点混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或者免疫试剂标记碳点、待测样本、以及免疫试剂包被的固相物质三者混合发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为氧化剂与碳点产生化学发光后,由光电倍增管对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进行采集记录;所述荧光检测为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碳点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和/或保存所述免疫试剂标记碳点,在步骤B中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所述免疫复合物;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由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组成;步骤C中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硫酸铈、高碘酸钾和铁氰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9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