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叶羌活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3781.0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085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周国英;徐文华;刘卫根;贺丽华;赵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地址: 810001 ***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羌活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和离体快速繁殖,尤其涉及一种宽叶羌活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羌活是伞形科(Umbelliferae)羌活属(Notopterygium)多年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的重要濒危植物,是中、藏、羌药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也是市场缺口较大的中藏药材。宽叶羌活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味辛、性温,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等功效,主治感冒风湿、发热头痛、皮肤瘙痒、风水浮肿等症。我国历版药典对宽叶羌活均有收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为伞形科(Umbelliferae)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 Chang)和宽叶羌活(N. forbesii Boissieu)的干燥根茎及根,用药开发历史悠久。依据药材性状一般划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4个商品等级。按产地不同分为川羌(四川)和西羌(青海、甘肃等)。青海是宽叶羌活药材的道地产区,畅销全国并出口,主产果洛、玉树、黄南、海东等地2700~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

羌活药材长期依赖野生采挖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种质资源破坏严重、蕴藏量急剧减少,宽叶羌活种群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致使其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宽叶羌活需求量的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利益驱使,大量掠夺性采挖,使宽叶羌活逐渐成为濒危植物,面临物种丧失,资源枯竭的危险,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和扩大宽叶羌活繁育势在必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即个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取植物个体上的细胞团或组织,通过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使这些细胞团或组织形成成千上万个植株。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离体快速繁殖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⑴繁殖速度快,不受外界气候因素影响,一年四季在室内均可快速大量繁殖;⑵便于保持优良生物学特性;⑶在保存和繁育优良突变体或优良杂种一代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株具有明显优势的宽叶羌活突变体或一个具明显优势的后代经组织培养后可大面积推广等等。

文献报道了众多高山野生药材的组织培养,如雪莲、红景天等,但以野生宽叶羌活根芽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尚未见报道。从野外采集的外植体,其表面滋生大量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有的甚至长到组织内部;加之宽叶羌活所含醌类、酚类物质较多,很容易氧化褐变,因此对外植体材料的选择和消毒处理方法都是非常关键。本发明首次采用根芽外植体组织培养方法,开展野生宽叶羌活种质离体繁殖研究工作,这为挽救珍稀濒危宽叶羌活种质资源,开展遗传改良、促进宽叶羌活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可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宽叶羌活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宽叶羌活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处理:以宽叶羌活的根芽为外植体,经流水冲洗15~30分钟,用体积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灭菌20~30秒,然后以无菌去离子水冲洗2~3次,再将冲洗后的外植体置于质量浓度为0.1%~0.2%的升汞中,浸泡灭菌8~13分钟,并用无菌去离子水冲洗3~6次,即得消毒后的外植体单芽;

⑵外植体接种:将所述消毒后的外植体单芽接种在诱导芽分化培养基上,其中每25ml所述诱导芽分化培养基中接种1棵所述消毒后的外植体单芽;在温度为20℃±2℃、光源为日光灯、光强为30~60 umol . m-2. s-1、光照时间为12 h .d-1的条件下培养25~30天,使根芽基部形成2~3个丛生芽;

⑶继代增殖培养:将所述2~3个丛生芽接种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其中每25ml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接种1棵所述丛生芽;在温度为20℃±2℃、光源为日光灯、光强为30~60 umol . m-2. s-1、光照时间为12 h .d-1的条件下培养25~35天,形成宽叶羌活丛生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