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注塑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984.X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枢;翁茂荣;岑慎洪;王忠亮;刘妍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减振器 电磁 线圈 组件 注塑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汽车减振器的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被动悬架的减振器阻尼力是不可调控的,振动阻尼效果很难满足乘座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为此,国外开发了一种基于可控阻尼的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磁流变减振器利用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控制下的粘度可控性,实现阻尼力的可调控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研发阶段,也未见市场推广应用的报道,对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研究内容较少,研究的大多是单筒充气式或剪切模式的双筒磁流变减振器,存在原有结构尺寸约束下工艺复杂和磁场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现有汽车被动悬架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基础上,为了使结构变动最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动模式的汽车单出杆、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的整体式注塑加工工艺。
绕制于铁芯上的励磁线圈和活塞杆内部的导线都需要获得良好的保护。由于减振器的内部存在高压磁流变液体,如果活塞杆内部密封性能不佳,会导致磁流变液体渗透进活塞杆的通孔,整体密封性能快速降低,漆包线表面的保护层脱落,导线和活塞杆接触发生短路;密封性能的降低还会导致附着于励磁线圈表面的绝缘层发生脱落,使励磁线圈发生断裂。以上因素都会影响减振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注塑加工工艺,本发明基于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的机械结构,公开了一种对其进行整体式注塑加工的工艺;本发明整体式注塑加工工艺用于形成保护励磁线圈和穿过上盖、活塞杆的导线用的绝缘填料,绝缘填料为一体式注塑成型,密封效果好、附着力强、强度高、活塞杆同轴度高、综合性能良好。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注塑加工工艺,包括注塑加工用模具和工艺步骤;
所述注塑加工用模具包括:外罩、热电阻、上模、下模,所述外罩的内部设置有大圆柱孔,沿着所述大圆柱孔的表面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凹槽轨道,所述热电阻置于所述凹槽轨道内部;所述上模、下模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腔体,所述上模的上模圆柱面与所述下模的下模圆柱面相结合整体置于所述大圆柱孔内部,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浇注口;所述腔体内部放置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主要包括:所述励磁线圈、铁芯、弹簧、阀片、上盖、活塞杆,所述励磁线圈绕于所述铁芯外部,所述铁芯和上盖之间设置所述弹簧、阀片,所述活塞杆和上盖为螺纹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的导线穿过所述上盖、活塞杆,由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引出;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所述上模、下模脱离所述外罩并打开,所述电磁线圈组件放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铁芯的斜孔方向朝下,所述上模、下模合拢并置于所述外罩的大圆柱孔内;
2)所述热电阻加热所述外罩、上模、下模、电磁线圈组件,使其达到150℃至180℃;
3)绝缘材料加热至融化状态,通过浇注口将所述绝缘材料注塑至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经过所述斜孔,并流过上盖的中心孔,所述绝缘材料由所述活塞杆底部的通孔中进入,直到所述绝缘材料从所述通孔的另外一侧流出;
4)把所述上模、下模脱离所述外罩,将所述上模、下模、电磁线圈组件降温至80℃至120℃,打开所述上模、下模,取出所述电磁线圈组件。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聚甲醛。
优选地,所述浇注口连接上模外表面及所述励磁线圈部位。
优选地,所述浇注口位于所述励磁线圈上远离所述上盖的部位。
优选地,所述励磁线圈的型号为Q(ZY/XY)-2/220的漆包线,所述励磁线圈的耐热温度为220℃。
优选地,所述铁芯的材料为电工纯铁。
和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填充的绝缘填料为一体式注塑成型,密封效果好、附着力强、强度高、活塞杆同轴度高、综合性能良好。
本发明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内部及所述励磁线圈外表面形成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填充层。一体式注塑成型的优势还在于,所形成的绝缘材料致密性好,和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金属部件的附着力高。在注塑过程中,由所述注塑加工用模具对所述电磁线圈组件进行定位,使所述活塞杆和铁芯保持高度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的活塞电磁线圈组件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的活塞电磁线圈组件在拆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液浸超速冷冻保鲜杨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碎法制备鹿角脱盘超微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