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聚氰胺抗原、相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4757.9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古生;丁自更;康蔡俊;陈英豪;秦阳华;赵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4/77;C07K14/795;C07K16/44;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钱春新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聚 抗原 相关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三聚氰胺抗原是PAD-载体蛋白复合体与三聚氰胺用还原剂还原反应后得到的;
所述的PAD-载体蛋白复合体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投料比为:20∶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载体蛋白复合体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投料比为:15∶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载体蛋白复合体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投料比10∶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是包括三氢硼氰化钠或钠硼氢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载体蛋白复合体是PAD连接载体蛋白后,再用还原剂还原后得到的;
所述的PAD与载体蛋白的质量投料比为:1∶5~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与载体蛋白的质量投料比为1∶2~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是包括可为三氢硼氰化钠或钠硼氢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蛋白是包括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人血清蛋白、钥孔血蓝蛋白、匙孔血蓝蛋白或多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蛋白是包括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或匙孔血蓝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蛋白是牛血清白蛋白。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连接载体蛋白是PAD上生成的醛基同载体蛋白上的氨基连接,生成Shiff氏碱,再用还原剂还原后生成PAD-载体蛋白复合体,其中n=100~500,具体反应如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是通过葡聚糖与高碘酸盐反应得到的;
所述的葡聚糖原料分子量优选为2~10W。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D是通过葡聚糖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的,其中n=100~500,具体反应如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4、5、8或11任一项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三聚氰胺抗原是反应所得的复合体经透析分离后得到纯品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5、8或11任一项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三聚氰胺抗原是通过以下反应得到的,其中n=100~500:
16.根据权利要求1、4、5、8或11任一项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三聚氰胺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PAD与载体蛋白反应,生成一种醛基糖-载体蛋白的复合物;
(2)利用PAD-载体蛋白复合物上的醛基,与三聚氰胺反应,生成三聚氰胺抗原;
所述的载体蛋白是包括匙孔血蓝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具体操作如下:
将三聚氰胺溶于20%的乙醇溶液,同PAD-载体蛋白复合体溶液混合,搅拌溶解,三氢硼氰化钠或钠硼氢还原,透析分离,得到三聚氰胺小分子抗原。
18.根据权利要求1、4、5、8或11任一项所述的三聚氰胺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三聚氰胺抗原相关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鼠免疫;
(2)细胞融合;
(3)杂交瘤细胞、阳性孔的筛选及其克隆;
(4)单克隆抗体腹水制备及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7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