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7852.4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军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虫夏草 菌种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自然冬虫夏草经分离纯化、 试管斜面种、振荡器液体一级种、 二级种、 小型种子发酵种子罐、生产发酵罐、 浓缩、和喷粉干燥,得成品菌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纯化步骤的具体要求为:
(1)材料要求: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分离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刚开始冻结时期采的材料,这个时期冬虫夏草菌刚感染蝠蛾幼虫进入僵虫期不长时间,嫩小的子座芽刚长出虫头部0.2-0.5cm,虫体内其他杂菌较少;
(2)分离操作方法,有以下3个步骤:
a.僵虫体 (即菌核)的分离:分离前,用水刷洗干净主体表面,再用无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升汞溶液,对分离材料进行约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选取与胸足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开消化道,取血腔菌丝切成芝麻粒大小,压入平板培养基中,每皿1一2粒,置于15一19℃中培养,待菌落长出0.2一0.5cm时,挑选少量菌丝反复在平板培养基上分纯2一4次,确定无其他杂菌后,移入试管保存和培养;
b.子座芽分离: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置入0.1%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无菌水洗净,切取中间部位组织块压入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a;
c.子囊孢子分离:用透明纸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让子囊孢子弹跳粘贴在纸袋上,然后,把有子囊孢子的纸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养,每天镜检,当袍子萌发时,用微吸管吸单个孢子滴于平板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
也可把整个成熟的冬虫夏草带回室内,用棉纸把僵虫和连虫体的子座包住,仅留出有孕部分,在无菌室中,横放,下置一片载玻片,随时保持主体湿度;每天镜检,当看到子囊孢子弹到玻片时,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同a;
(3)培养基的选用: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此种配方是所有虫草菌属真菌的通用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初期可用该配方,不过菌种生长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养基 (1):多性蛋白脐10g,葡萄糖5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活蚕蛹30g,生长素0.5μg,琼脂20g,加水1000mL,pH:5.0;
加富培养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鲜马铃薯100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10g,生长素0.5μg,蝠蛾活幼虫 (磨碎)30g,琼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养基上,菌落比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和迅速;加富Ⅱ号又优于Ⅰ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虫夏草菌分离纯化后,即可作为各种实验和扩大生产应用;
(1)其扩大生产的方法常有三种:固体静置培养法、振荡培养法和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
a.静置培养:主要用在固体培养,如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米饭培养等等,在静置培养中只要掌握好温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长;当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后,即可存入1-2℃的冰箱中保存8-14个月,也可作为种子直接用于生产;
b.振荡培养:采用液体培养菌种或小规模繁殖培养,都可用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培养基,把固体培养基减去琼脂即可;设备最好选用恒温振荡培养机,用三角瓶置液体培养基,把试管固体菌种接入即可培养;经不断振荡使液体培养基中各种成分混合均匀而不致沉淀,同时促进气体与液体接触和交换,使氧进入液体培养基中,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气发酵培养:在大规模生产菌丝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时,必须用大罐通气发酵培养法;该方法通气是采用吸气或真空泵减压等方法,经过滤器除杂菌,送入罐内液体培 养基中供冬虫夏草菌的生长发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虫夏草菌罐中发酵要求温度在20-25℃,罐压392.3-686.5kPa,通气量为0.5-1.0VVm*;注入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为罐容的65%-75%; 接种量为10%,搅拌速度为180r/min,培养时间72-96h,即可放罐浓缩和喷粉;
发酵培养基:鲜马铃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淀粉0.5%,蚕蛹粉1%,蛋白胨0.4%,硫酸铵0.2%,pH值5.5-6.0;
发酵培养成品标准:分生孢子即几全脱落母体孢子梗,孢子梗数量增加不明显时,在镜下计数检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亿-25亿个;残糖低于1%;氨基氮低于0.2mg/mL,即可成为成品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军,未经刘继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8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