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BH4-Fe2O3-TiF3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8600.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张慧;周奕汐;曹忠;徐芬;张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02 | 分类号: | C01B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bh sub fe tif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 ||
1.一种LiBH4-Fe2O3-TiF3复合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
该储氢材料以包括粉末状LiBH4、TiF3、以及Fe2O3和/或中孔Fe2O3原料球磨而成;
所述原料的成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
硼氢化锂 50~70wt%
三氧化二铁和/或中孔三氧化二铁 10~30wt%
三氟化钛 10~3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掺杂不同的添加剂制备出不同比例含量的x wt%LiBH4-y wt%Fe2O3-z wt%TiF3,其中,x=50~70,y=10~30,z=10~30,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三氧化二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
通过掺杂不同的添加剂制备出不同比例含量的x wt%LiBH4-y wt%中孔Fe2O3-z wt%TiF3,其中,x=50~70,y=10~30,z=10~30;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中孔三氧化二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孔三氧化二铁是指按照文献Huang C.L.,Zhang H.Y.,Sun Z.Y.,Liu Z.M..Science Chhina Chemistry[J],2010,53(7):1502-1508制备而得。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储氢材料中含有粉末状LiBH4、TiF3、以及Fe2O3和/或中孔Fe2O3,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称取原料;
所述原料的成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
硼氢化锂 50~70wt%
三氧化二铁/中孔三氧化二铁 10~30wt%
三氟化钛 10~30wt%
b.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将质量比为1:30~1:120的磨料和磨球置入球磨罐中;磨料即为上述原料;
c.设置球磨转速为300r/min~450r/min,球磨时间为3~10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球磨方法时,所述的球料质量比为120:1,球磨时间为3h,转速为3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6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木工料材复合榫头与型槽成型装置
- 下一篇:密度板切割定位装置
- CaF<sub>2</sub>掺杂LiBH<sub>4</sub>的高储氢量可逆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一种实现MgH<sub>2</sub>微波下循环快速放氢的方法
- 一种实现Li-N-H体系微波下循环快速放氢的方法
- 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锂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Li-B-N-H复合物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LiBH4-银/卤化银复合物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膨胀石墨/LiBH4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LiBH<sub>4</sub>的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LiBH<sub>4</sub>-SiO<sub>2</sub>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硼氢化锂复合物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