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母乳化牛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8942.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1/20 | 分类号: | A23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乳 牛乳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母乳化婴儿配方奶粉及食品的牛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母乳蛋白质中,酪蛋白约占30%,乳清蛋白约占70%,其中乳白蛋白约占26%,基本不含有乳球蛋白。牛乳作为生产婴儿奶粉的主要原料,其蛋白的组成与母乳有很大的差异,酪蛋白约占80%,乳清蛋白约占20%,其中乳白蛋白约占17%,乳球蛋白约占43%。直接利用牛乳生产的奶粉,在人体胃中,由于酸和酶的作用而形成较硬的凝胶,消化性较差,且奶粉中含有较多的乳球蛋白,乳球蛋白是变态反应的原物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过多的酪蛋白和乳球蛋白不仅会导致婴儿对蛋白利用率的下降,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采用分级膜技术对牛乳进行处理,可根据乳中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对不同的蛋白进行分离,将浓缩液按比例混合,经浓缩和喷雾干燥,可直接制得蛋白组成接近母乳的蛋白产品,能直接应用于婴儿奶粉和食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母乳化牛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母乳化牛乳蛋白,其蛋白质组成,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40:60~30:70;乳球蛋白占乳清蛋白的含量少于5%。
本发明还提供母乳化牛乳蛋白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奶进行脱脂得到得脱脂奶;
(b)将脱脂乳经微滤得富含酪蛋白的浓缩液;
(c)将微滤透过液经超滤得乳清蛋白透过液;
(d)将超滤透过液经超滤得乳白蛋白浓缩液
(e)将(b)和(d)所得浓缩液混合均匀;
(f)将(e)所得混合液均质杀菌;
(g)将杀菌后的混合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母乳化牛乳蛋白。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在脱脂前将原料乳过滤,预热至35~40℃。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脱脂步骤,所得脱脂乳的脂肪含量应小于0.1%。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微滤膜采用陶瓷膜处理,膜孔径为70~80nm。所述微滤浓缩温度为20~25℃,压力为0.2~0.3MPa,浓缩倍数为4~5.5倍。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在超滤前,利用柠檬酸将微滤透过液的pH值调至5.0~5.5。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超滤过程,超滤膜的材料为聚醚砜,截留分子量为30kDa。所述超滤浓缩温度为40~50℃,超滤压力为0.2~0.3MPa,浓缩倍数为4~5.5倍。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所述超滤过程,超滤膜的材料为聚醚砜,截留分子量为10kDa。所述超滤浓缩温度为40~50℃,超滤压力为0.2~0.3MPa,浓缩倍数为4~5.5倍。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所述混合过程,微滤浓缩液与乳白蛋白浓缩液按1.5:10~1:10比例混合。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f)中所述均质过程,均质压力为15~20MPa。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f)中所述杀菌过程,杀菌温度为70~75℃,时间为15s。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g)中还包括在喷雾干燥前将得到混合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为40%,再进行喷雾干燥。
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g)中喷雾干燥采用立式喷雾干燥塔,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10~200℃,优选120~150℃,出风温度为90~105℃,喷雾压力为0.18~0.20MPa。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原料为当日新鲜原料乳,在4℃下冷藏贮存,
经过滤后,预热至40℃,用奶油分离机进行脂肪分离,所得脱脂乳的脂肪含量为0.06%。
微滤浓缩所用陶瓷膜,膜孔径为80nm,微滤温度为25℃,微滤压力为0.3MPa,浓缩倍数为4倍。
超滤浓缩微滤透过液,采用聚醚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kDa,超滤温度为50℃,超滤压力为0.25MPa,浓缩倍数为5倍。
超滤浓缩超滤透过液,采用聚醚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kDa,超滤温度为50℃,超滤压力为0.25MPa,浓缩倍数为5.5。
微滤浓缩液与第二步超滤浓缩液按体积1:10比例混合。
混合液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8MPa;均质后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72℃,15s。
喷雾干燥塔的进风温度为130℃,出风温度为90℃,喷雾压力为0.18MPa。所得产品即为母乳化牛乳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蔗糖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