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自动气压定位卡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369.3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丁路德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02 | 分类号: | B23B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8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气压 定位 卡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用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用于精密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夹紧用的双头自动气压定位卡盘。
背景技术
卡盘是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的机械装置,利用均布在卡盘体上的活动卡爪的径向移动,把工件夹紧和定位的机床附件。卡盘一般由卡盘体、活动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3部分组成。卡盘体直径最小为65毫米,最大可达1500毫米,中央有通孔,以便通过工件或棒料;背部有圆柱形或短锥形结构,直接或通过法兰盘与机床主轴端部相联接。卡盘通常安装在车床、外圆磨床和内圆磨床上使用,也可与各种分度装置配合,用于铣床和钻床上。从卡盘爪数上面卡盘可以分为:两爪卡盘,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六爪卡盘和特殊卡盘;从使用动力上可以分为:手动卡盘,气动卡盘,液压卡盘,电动卡盘和机械卡盘;从结构上面还可以分为:中空型和中实型。
随着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各台机床和各加工工序的定位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中定位夹具的精度更是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精度,现有的定位夹紧技术,工件在更换时,位置精度控制困难,或者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反复校正,对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定位精度很难达到要求。在使用现有的精密卡盘用于车加工或铣加工时,夹紧工件时的旋转精度或位置精度一般要求较高,若是同一个零件必须通过多台机床才能完成不同工部的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与机床之间的转换中,需要重复夹紧、校正,既费时又无法保证精度,更无法真正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自动气压定位卡盘,在精密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在更换机床和工位时,不需重复定位,一次性就能将所需加工的零件定位完成,减小了重复定位产生的误差累计,提高了夹紧定位的精度,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整个气压卡盘拉紧力大,定位稳定可靠,气动夹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双头自动气压定位卡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左卡盘本体固定在底座中心线一侧,左卡盘本体中心开有左拉钉槽,左拉钉槽侧壁上开有左钢球孔,左钢球孔内装有左钢球,左拉钉槽侧壁厚度小于左钢球直径,左拉钉槽侧壁外端面与左卡盘本体形成左活塞槽,左活塞槽内装有左活塞,左活塞内开有左压簧槽,左压簧槽内装有左压簧,左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左拉钉槽内装有定位拉钉,定位拉钉在左钢球对应位置开有左钢球避位槽,定位拉钉内装有左锁紧螺钉;右卡盘本体固定在底座中心线右侧,右卡盘本体中心开有右拉钉槽,右拉钉槽侧壁上开有右钢球孔,右钢球孔内装有右钢球,右拉钉槽侧壁厚度小于右钢球直径,右拉钉槽侧壁外端面与右卡盘本体形成右活塞槽,右活塞槽内装有右活塞,右活塞内开有右压簧槽,右压簧槽内装有右压簧,右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右拉钉槽内装有补偿拉钉,补偿拉钉在右钢球对应位置开有右钢球避位槽,补偿拉钉内装有右锁紧螺钉;
所述定位拉钉和补偿拉钉头部装有托盘。
所述左活塞槽和右活塞槽底部开有进气孔连通外部。
所述左卡盘本体和右卡盘本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定位拉钉的定位面是圆锥面,最外端圆周直径为
所述补偿拉钉的定位面是圆锥面,最外端圆周直径为圆锥面外有沿外端圆周直径对称的宽6mm,高0.01mm搞的凸起。
所述左卡盘本体和右卡盘本体以底座中心线对称分布。
本发明借助于托盘可在多台机床,多项工位的转换加工中,免除了重复校正的时间,并能将工件可靠的拉紧在卡盘上,保证了重复位置精度。特别是本发明运用双头拉紧的方式,拉紧力更大,定位更稳定可靠,气动夹紧,可以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精密仪器加工过程中,零件在更换机床和工位时,不需重复定位,一次性就能将所需加工的零件定位完成,减小了重复定位产生的误差累计,提高了夹紧定位的精度,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整个气压卡盘拉紧力大,定位稳定可靠,气动夹紧,能够顺利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整个装置采用双拉头补偿过定位方式,是定位跟灵活和牢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定位拉钉和补偿拉钉安装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补偿拉钉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丁路德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马丁路德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拉伸器
- 下一篇:涂层阻尼减振刀杆及其减振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