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8275.9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徐海波;陈云超;杨祥良;程欣;李欢;罗斌华;万江陵;周小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18 | 分类号: | A61K49/18;A61K49/22;A61K9/10;A61K45/00;A61K47/3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转变 肿瘤 靶向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泡以可在体内发生液-气相转变的全氟戊烷为泡心填充物质,以肿瘤靶向因子修饰的可生物降解的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为包膜材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比例为1.0~30.0wt%,肿瘤靶向因子为0.1~10.0wt%,液态全氟戊烷为0.1~5.0wt%,余量为超纯水;
所述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中,聚磷酸酯为亲水链段,聚酯为疏水链段,基本化学结构式为:
—R1:—CH2-CH2—或—CH2-CH2-CH2—
—R2:—CH2—、—CH(CH3)—或—CH2-(CH2)3-CH2—
—X:—OR′,R′为C1~C10烷基;
所述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0,聚磷酸酯和聚酯链段嵌段比为1:5~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其特征在于,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比例为3.0~10.0wt%,肿瘤靶向因子为0.5~5.0wt%,液态全氟戊烷为0.5~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其特征在于,纳米泡粒径范围为30~1000nm,优选范围为100~400nm,多分散指数PDI≤0.35,优选值为PDI≤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30,000,聚磷酸酯和聚酯链段嵌段比为1:3~3: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酸酯为聚乙基磷酸烷基酯(C1~C10烷基)或聚丙基磷酸烷基酯(C1~C10烷基),包括聚乙基/丙基磷酸甲酯、聚乙基/丙基磷酸乙酯、聚乙基/丙基磷酸丙酯或聚乙基/丙基磷酸异丙酯等;所述聚酯链段为聚D,L-丙交酯、聚L-丙交酯、聚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或聚ε-己内酯;所述肿瘤靶向因子包括叶酸、乳铁蛋白、乳铁蛋白受体单链抗体、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单链抗体、甲胎蛋白AFP受体单抗、RGD肽或其它各种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6.一种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步将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作为包膜材料溶于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成为油相1即O1相,液态全氟戊烷作为油相2即O2相,在冰浴中以高剪切混合两相,使O2相均匀分散在O1相中;所述高剪切是指剪切速率为5000~30000rpm;
第2步将上述两相在冰浴的磁力搅拌下逐渐滴加入水相中,得到稳定预复乳即O2/O1/W,其中,W相是指水相;
第3步将预复乳转入储液仓中,以30~300psi压力的氮气将预复乳循环压过中空膜管,压过中空膜管的次数1~20次,直至得到粒径均一的O2/O1/W复乳;
第4步将O2/O1/W复乳倾入生理盐水中,低于25℃室温下磁力搅拌,通过萃取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载液态全氟戊烷的纳米泡水分散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中,高剪切的剪切速率10000~20000rpm;第3步中,氮气压力90~180psi,过膜次数3~8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2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