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链霉亲和素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8677.9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齐世;王惠生;刘振青;任红柳;肖伟;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07K14/36;C07K1/36;C07K1/34;C07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亲和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组蛋白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组链霉亲和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下称SA)是Streptomyces avidinii菌培养过程中的一种外分泌的蛋白质,与亲和素(Avidin)有相似生物学特性,可以高度特异性地结合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D-生物素(维生素H)。
SA为四聚体,平均每个亚基都能结合一分子生物素,Streptavidin-Biotin之间亲和力非常强,Kd值接近1015M。生物素易于与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核酸和糖类等)发生偶联。在发现SA之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特点,利用两者亲和的能形成Avidin-Biotin系统,一方面可以偶联抗原、抗体及核酸分子,另一方面又能被酶等多种材料标记,于是此系统能够应用于抗原抗体检测作为生物反应放大系统。随SA的出现,研究者发现SA不带糖基、等电点低,且完整的四聚体还具有热稳定性好,对强酸、SDS、尿素、盐酸胍的耐受性强等特点,使得Streptavidin-Biotin系统与Avidin-Biotin系统相比具有亲和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背景干扰少等优势,提高了检测灵敏性和拓宽了应用范围。SA完全代替了Avidin,形成的Streptavidin-Biotin系统,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等领域,并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1963年Stapley EO等首次发现SA,当时分离纯化获得的SA分子量约为60kDa,每个单链分子量约为15kDa。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天然SA单体肽链由16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6.5kDa,四聚体分子量为66.0kDa。早期获得的SA蛋白之所以比全长短,经研究证实是因为全长的蛋白在Streptomyces avidinii菌外分泌发酵过程中易被细胞外分泌的蛋白酶酶切,成为不完整的SA蛋白。这种不完整的SA为全长的蛋白去掉N端10-12个氨基酸残基,C端去掉19-21个氨基酸残基的片段,因为后期研究表明SA氨基酸两端的序列为疏水性序列,是降低全长蛋白溶解性的关键,它的存在也会减弱SA与生物素的亲和能力。当蛋白被分泌到菌体外时,由蛋白酶切去除这两段序列,恢复SA的溶解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它在细胞内由于过多结合生物素照成的细胞毒性,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截短的SA,称为核心链霉亲和素(Core Streptavidin,CSA)具有溶解性好,生物活性、稳定性、耐酸、耐尿素及盐酸胍能力高的特点,是当前国内为主要使用的链霉亲和素形式。
1998年Anna Gallizia等运用表达载体pET11a和大肠杆菌表达宿主BL21(DE3)成功地表达了带有T7标签的CSA蛋白,其表达量为70mg/L。2005年Xipeng Liu等运用表达载体pET28a和表达宿主BL21(DE3)分别表达了带有信号肽的SA和CSA,表达量都约在80mg/L左右。近年也有研究人员试图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外分泌表达SA,2008年Gerhard Miksch等人运用phoA基因的引导序列、相应的强启动子及kil基因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表达载体,实现了S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大量的外分泌表达,通过表达条件的优化获得外分泌SA的产量为1715nM(109.76mg/L)。
鉴于此蛋白在生物各领域及国内外均应用广泛,而目前国内需求基本靠昂贵的国外进口满足,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成本低廉、活性较高的链霉亲和素的生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的制备重组链霉亲和素(核心链霉亲和素)的方法,以提高链霉亲和素的产量,供工业生产需要。
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合成表达重组链霉亲和素的重组基因,将该重组基因序列插入载体,转化宿主细胞,通过发酵,分离纯化等步骤获得重组链霉亲和素。本发明所述的重组链霉亲和素即为截短的链霉亲和素(SA),又称为核心链霉亲和素(CSA)。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组链霉亲和素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人工合成表达重组链霉亲和素的重组基因,所述重组基因的序列包括核心链霉亲和素(CSA)基因序列以及位于核心链霉亲和素(CSA)基因序列左右两侧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
2)重组质粒的构建:将步骤1)的重组基因插入载体,获得能够表达重组链霉亲和素的重组质粒;
3)基因工程菌的制备:将步骤2)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细胞制备基因工程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