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纯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9533.5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波;颜庭勇;尹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纯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领域中,往往需要高纯度的气体,这就需要对制取的气体进行纯化,现有的纯化装置中,一般均采用吸附器来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分离,吸附器一般成对使用,以使得两个吸附器中的一个吸附器对气体进行吸附分离,另一吸附器进行再生。现有技术中,吸附器的工作主要依靠电磁阀和PLC配合控制,因此纯化装置中需要连接多只程控阀,控制过程复杂,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过程可靠的气体纯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纯化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所述第一吸附器、所述第二吸附器中填充有用于吸附待纯化气体中杂质的吸附剂,所述第一吸附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器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吸附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吸附器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所述气体纯化装置还包括:
第一高选阀,所述第一高选阀包括两个第一选择进出口、至少一个第一直通进出口,两个所述第一直通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一直通进出口与用于向所述气体纯化装置中输入所述待纯化气体的进气管相连通;
第二高选阀,所述第二高选阀包括两个第二选择进出口和至少一个第二直通进出口,两个所述第二直通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二直通进出口与出气管相连通;
低选阀,所述低选阀包括两个第三选择进出口和至少一个第三直通进出口,两个所述第三选择进出口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选择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直通进出口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
第一程控阀,所述第一程控阀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废气出气管相连接设置;
第二程控阀,所述第二程控阀的两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废气出气管相连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直通进出口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连接设置有流量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采用了第一高选阀、第二高选阀以及低选阀,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完全依靠阀门两选择进出口的压力差进行工作,相比传统气体纯化中依靠电磁阀和PLC配合的控制工作方式,该装置的控制过程更加简单可靠,同时,该装置中程控阀的数量大幅减少,简化了整个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气体纯化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第一吸附器1和第二吸附器2中均填充有用于吸附待纯化气体中杂质的吸附剂,待纯化气体通过吸附剂后经吸附剂催化和吸附能够去除待纯化气体中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化的气体。第一吸附器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吸附器1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二吸附器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吸附器2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该气体纯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该气体纯化装置工作过程的第一高选阀3、第二高选阀4、低选阀5、第一程控阀7以及第二程控阀8。
第一高选阀3包括两个第一选择进出口和一个第一直通进出口,这两个第一选择进出口分别与第一吸附器1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吸附器2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接,第一直通进出口与用于向该气体纯化装置中输入待纯化气体的进气管6相连通,待纯化气体从第一直通进出口进入第一高选阀3中后根据装置中压力的高低来选择压力较高的一端流向第一吸附器1或第二吸附器2中。第二高选阀4包括两个第二选择进出口和一个第二直通进出口,这两个第二直通进出口分别与第一吸附器1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吸附器2的第二出气口相连接,第二直通进出口与出气管9相连通,经第二直通进出口进入第二高选阀4的气体能够根据装置中的压力的高低来选择压力较高的一端流向第一吸附器1或第二吸附器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未经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通径无缝钢管的微张力减径机加工工艺
- 下一篇:汽车部件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