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9867.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敬明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12;A23L1/29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1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芹菜 糯米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炒糯米也是一种常见的糯米点心,但是普通的工艺生产出的炒糯米,人们吃了容易上火,香味淡,吃了容易上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工艺制作的炒糯米具有芹菜的清香,还有炒大麦的香气,口感好,同时具有清热解毒,下火,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10-12小时,同时将新鲜的芹菜洗净沥干;
(2)在浸泡糯米的时候,将沥干水分的芹菜,切段并榨出汁;
(3)将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去水分,将步骤(2)榨出的芹菜汁拌入糯米中,充分拌匀,芹菜汁的加入量为糯米湿重的5-8%;
(4)将步骤(5)拌匀的糯米放进蒸箱内,在60-85℃下加热蒸煮 60-80分钟,蒸熟后的米饭快速出锅,然后将其摊开冷却干缩,等到完全没有粘性时,把糯米饭轻轻揉搓开,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糯米阴米,阴米中含水率≤8%,烘干温度80-90℃;
(5)将烘干的阴米再次筛选,去除杂质;
(6)将干净的黄沙过筛,将筛下的黄沙放入炒锅中炒热,然后加入黄沙重量34-40%的大麦,一起炒制,等到大麦发出香味时,加入大麦和黄沙总量的10-15%的糯米阴米,一起炒制,30-40秒左右阴米炒成金黄色方可成型,停止炒制,迅速出锅,筛去黄沙和大麦,及得到芹菜汁炒糯米;
(7)重复步骤(6)操作,将剩下的阴米炒完,得到全部芹菜汁炒糯米;
(8)最后按要求包装,并配上调味包,塑封后,装箱,入库。
所述的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调味包选自压缩蔬菜包,压缩水果包,油包,盐包,其它调味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芹菜,既起到调香的作用,同时可以延长炒糯米的保质期,起到防腐的作用,同时具有将内火,排毒的功能;炒制时加入大麦同炒,起到进一步提香的效果。本发明工艺制作的炒糯米具有芹菜的清香,还有炒大麦的香气,口感好,同时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芹菜汁炒糯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10-12小时,同时将新鲜的芹菜洗净沥干;
(2)在浸泡糯米的时候,将沥干水分的芹菜切段,并榨出汁;
(3)将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去水分,将步骤(2)榨出的芹菜汁拌入糯米中,充分拌匀,芹菜汁的加入量为糯米湿重的5-8%;
(4)将步骤(5)拌匀的糯米放进蒸箱内,在60-85℃下加热蒸煮 60-80分钟,蒸熟后的米饭快速出锅,然后将其摊开冷却干缩,等到完全没有粘性时,把糯米饭轻轻揉搓开,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糯米阴米,阴米中含水率≤8%,烘干温度80-90℃;
(5)将烘干的阴米再次筛选,去除杂质;
(6)将干净的黄沙过筛,将筛下的黄沙放入炒锅中炒热,然后加入黄沙重量34-40%的大麦,一起炒制,等到大麦发出香味时,加入大麦和黄沙总量的10-15%的糯米阴米,一起炒制,30-40秒左右阴米炒成金黄色方可成型,停止炒制,迅速出锅,筛去黄沙和大麦,及得到芹菜汁炒糯米;
(7)重复步骤(6)操作,将剩下的阴米炒完,得到全部芹菜汁炒糯米;
(8)最后按要求包装,将各种调味包放入塑料袋或塑料碗中一起塑封,然后装箱,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敬明,未经李敬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