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吴茱萸碱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764.9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宋英;盛蓉;谈静;袁燕;李涓;刘莉;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519;A61P1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吴茱萸 分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吴茱萸碱7-13份、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30-50份、填充剂70-90份、崩解剂8-14份;
其中,所述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选自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188、聚乙烯吡咯烷酮、甘露醇、聚乙烯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填充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糊精、可压性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崩解剂选自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为泊洛沙姆188;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1-3):(1-3)w/w;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1-3):(1-3)w/w、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3):(1-3)w/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吴茱萸碱10份、泊洛沙姆188 40份、填充剂82份、崩解剂11份;
其中,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1:1w/w;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1:1w/w、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1w/w。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辅料:润滑剂5份、矫味剂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选自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矫味剂选自甘露醇、甜菊素、阿司帕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吴茱萸碱10份、泊洛沙姆188 40份、微晶纤维素41份、乳糖41份、L-HPc 5.5份、PVPP 5.5份、硬脂酸镁2.5份、微粉硅胶2.5份、阿斯帕坦2份。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处方配比称取原辅料;
(2)取吴茱萸碱粉碎至粒径1~10μm后,与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混合,采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固体分散体,与填充剂、崩解剂混匀后,压片或制粒后再压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法具体操作如下:将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与吴茱萸碱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固化,干燥后,粉碎,即得固体分散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温至-10~30℃固化。
10.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吴茱萸碱分散片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7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