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转向控制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916.6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夫;王志芳;曹光光;於磊;曹培雷;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转向 控制系统 具有 系统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转向控制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车辆对操纵稳定性、弯道通过能力、机动灵活性的要求,汽车起重机转向轴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根据特殊行驶工况和场地转移的需求,起重机的后轴也可以参与转向,其转向方向与另一转向轴同向或反向,转向结束后,需要后轴回到中位。另外,当行驶车速较高时,为提高车辆中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避免出现甩尾事故,后轴也可以不参与转向过程,此时,后轴也需要保持在中位。
中位锁定油缸是保持后轴处于中位的重要部件,因此,中位锁定油缸的可靠性在后轴转向系统中至关重要。目前,存在采用机械锁定油缸作为中位锁定油缸,该中位锁定油缸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机械零部件之间的磨损使其活塞和连杆的配合间隙变大,导致后轴不能可靠地保持在中位,影响车辆的行使安全性。
为此,可以采用普通的中位锁定油缸,锁定时,使中位锁定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充满高压油,转向时,将腔内的液压油卸载,该种锁定方式相较于上一种,其机械磨损程度得以降低,然而,该种锁定方式在锁定时,要求油泵能够满足提供高压油的要求。一般,采用定量泵进行供油,定量泵出口处的油压并不稳定,则在需要锁定时,定量泵的油压可能无法满足锁定的需求,导致中位锁定油缸晃动,锁定不可靠,产生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可靠地供油至中位锁定油缸的液压转向控制系统,提升安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转向控制系统,该液压转向控制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供油至中位锁定油缸,保证中位锁定的可靠,进而提升安全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液压转向控制系统,包括中位锁定油缸、转向油缸和油泵,所述中位锁定油缸的油源为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相连通;还设有压力控制单元,所述蓄能器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导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和回油路。
优选地,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先导卸载阀和逻辑阀,二者均具有进口、出口和控制口;所述逻辑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和回油路,控制口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先导卸载阀的进口;所述先导卸载阀的出口和控制口分别连通回油路和所述蓄能器;
所述先导卸载阀的控制口压力不小于预定值时,其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逻辑阀的控制口压力不大于预定值时,其进口和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逻辑阀的控制口至所述油泵的出油口的油路上设有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逻辑阀的控制口至所述油泵的出油口的油路上设有滤油器。
优选地,所述压力控制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油泵至所述蓄能器的油路上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中位锁定油缸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位于活塞杆端部的中间活塞,和固定于缸筒中部周壁的中间定位块;所述中间活塞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中间活塞和缸筒形成中位腔,缸筒的两端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中位腔连通回油路;所述蓄能器和所述回油路,二者至所述第一腔以及所述第二腔的回路上均设有液控单向阀;
还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二者均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蓄能器通过第一换向阀连通两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连通两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和回油路;均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回油路通过第一换向阀连通两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连通两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和所述蓄能器。
优选地,所述转向油缸的油源为所述蓄能器。
优选地,还设有第三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蓄能器和回油路分别连通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蓄能器和所述回油路分别连通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和第一腔。
优选地,所述蓄能器、回油路至所述转向油缸的油路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中的单向阀为液控型单向阀,该单向阀的控制口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之间的油路;且所述第三换向阀为三位四通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转向油缸与蓄能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的近光灯光学系统
- 下一篇:婴儿车的扶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