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浓海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046.4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俊生;刘杰;纪志永;刘燕兰;郭小甫;谢英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4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处理 方法 | ||
1.浓海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基于纳滤技术的浓海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料浓海水的药剂预处理
首先在以5~400m3/h的速度输入原料浓海水的输送管路中,在线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稀盐酸,调节原料浓海水的pH=5~7,随后再加入用量为0~2mg/每升浓海水的阻垢剂,进行混合;
第二步,除去浓海水中的颗粒物质
将第一步用药剂预处理后的浓海水送入精度为0.1~10μm的精密过滤器,除去浓海水中的颗粒物质;
第三步,纳滤分离
将第二步除去颗粒物质的浓海水经高压泵增压至操作压力为0.4~2.0MPa后进入纳滤组件堆,经纳滤操作后的浓海水被分离,在膜元件的透过侧得到透过侧盐水和在膜元件的截留侧得到截留侧盐水,其中透过侧盐水流量占进水流量的33%~75%,截留侧盐水占进水流量的25%~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浓海水处理方法,其中加入的阻垢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水解聚马来酸酐或聚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浓海水处理方法,其中纳滤组件堆由1支纳滤膜组件构成或由2~80支纳滤膜组件并联构成,每支纳滤膜组件内串联装有6~8支8吋膜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浓海水处理方法,其中纳滤组件堆中的纳滤膜组件的构成数目是根据原料浓海水流量的大小进行成比例增减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浓海水处理方法,其中原料浓海水是由海水淡化或海水冷却处理后排放的浓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0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