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758.6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华;郑建强;赵柏杰;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1C7/064;C21C7/06;C21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硼帘线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氮元素和其它一些残余元素,由于残余元素置换固溶强化和氮元素等间隙固溶强化的影响,提高了线材的强度但降低了塑性;尤其是氮元素在提高加工硬化率方面的特别作用,限制了线材的可拉拔性和可模锻性。而且,氮元素也是引起弥散强化的重要因素,使得不是在拉拔过程中就是在拉拔之后会发生应变时效,这种作用再次限制了材料的可拉拔性和可模锻性。
有研究表明,中、低碳钢硼化处理后,可有效降低加工硬化率。这可认为由于氮与硼的结合,限制了拉拔过程中动态的应变时效,硼在减小应变时效方面是最有效的,但过量的游离硼会使材料有脆化的倾向。高碳钢中添加适当硼含量有利于塑性的改善,而硼含量更大时塑性变差。金属制品企业工业性试验表明,经硼微合金化的低碳钢和高碳钢盘条,在拉成金属制品时工艺塑性高,完全可以保证成品要求的质量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含硼帘线钢及其制备方法,含硼帘线钢具有高的拉拔性能和优异的综合性能,满足了出口含硼帘线钢的要求和需求。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硼帘线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NT级:C:0.69%-0.7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
HT级:C:0.79%-0.86%,Si:0.15%-0.30%,Mn:0.40%-0.60%,P:≤0.025%、S:≤0.025%,Cr:≤0.10%,Ni:≤0.10%,Cu:≤0.10%,B:0.0005%-0.0035%,As:≤0.030%,Al:≤0.0050%,N:≤0.0080%,余铁和微量杂质。
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包括电炉或转炉冶炼工序,炉外精炼工序,钢坯连铸工序和加热轧制工序;所述炉外精炼为LF、或LF+VD或LF+RH;在炉外精炼处理后,使钢中氮含量不大于80×10-6、氧含量不大于30×10-6;铸坯在加热炉(此处的加热炉是加热轧制工序中先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均热温度为1080-1280℃,加热和高温扩散时间一共为2~5小时,开轧温度1040-1180℃,终轧温度830-980℃,控制Stelmor(斯太尔摩风冷线)冷却使盘条具有均匀的索氏体组织,可有少量铁素体和珠光体,避免形成马氏体和网状渗碳体的异常组织;轧制规格Ф5.5~6.0mm的盘条。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 NT级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中,氧含量O:≤0.0030%; HT级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中,氧含量O:≤0.0030%。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冶炼前入炉原料中铁水与生铁的重量占原料总重的比例大于等于50%,废钢采用优质碳素废钢。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电炉或转炉出钢成分C≤0.20%,P≤0.020%,出钢温度≥1560℃。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电炉或转炉出钢时,采用包内合金化及预脱氧,出钢过程及出钢后保持钢包连续底吹氩气,精炼根据铁水和装备情况选择换渣或不换渣操作,但要保证硫含量满足要求,精炼充分搅拌后取一次样全分析,并根据一次样分析结果,按内控要求调整成分,同时脱氧需控制到保证材氧含量不大于30×10-6,硼铁在精炼终脱氧或真空脱气处理后加入,按回收率60~80%加入,成分调整后取样全分析,不足补加微调,软吹氩气搅拌时间≥8分钟,搅拌时不得裸露出钢水。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连铸中包烘烤温度和时间到位,结晶器对弧及水口对中符合要求,采用大方坯≥200mm×200mm、小方坯<200mm×200mm、或矩形坯浇注,浇注过程采用全保护浇注,使用高碳钢保护渣,中包液面高度不得低于400mm,结晶器液面波动在±8%以内。
前述的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连铸坯热送或避风堆冷或入坑缓冷;轧制时,坯料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80~1280℃,允许温差±20℃,加热和高温扩散时间为2~5小时,开轧温度1040~1180℃,终轧温度830~9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回蚀溶液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脊尾白虾微卫星标记的3重PCR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