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LTE的并行Turbo码内交织器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005.2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te 并行 turbo 交织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及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技术(简称LTE),更属于Turbo编码技术的范畴。
背景技术
Turbo码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前向纠错码之一,被3GPP LTE(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TS36.212协议所采用,Turbo编码器结构如图1所示,由两个分量码编码器和一个码内交织器组成,其中码内交织器在Turbo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Turbo码的译码性能。LTE采用的是二次置换多项式(QPP)交织器,具有“最大无争用”特性,根据3GPP TS 36.212 V10.0.0协议的定义,其表达式为:
∏(i)=mod((f1i+f2i2),k)
其中i=0,1,…,k-1。k为码块长度,f1、f2的值与码块大小k值有关,见表1。具体参数由36.212协议5.1.3.2.3表7所定义。
由3GPP LTE对下行数据吞吐的要求,如在4天线的情况下,一个TTI(1ms)的时间内最大需要处理的TB_SIZE为149776比特,对其进行码块分割和CRC操作加上CRC校验位,实际待处理的比特数要大于149776比特。假定下行处理时钟为245.76MHz,下行按照传统的串行Turbo编码方案去实现,那么需要的处理时间大于600μs,如果算上CRC、码块分割以及速率匹配的时间开销,那么这种处理方式已经达到了下行链路的处理极限,不便于单板性能的扩展。Turbo编码中,两个分量码的编码采用并行方式易于实现,形式也相对固定。并行交织器的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目前现有的并行交织器,对于某些码块长度的交织运算过程复杂,如码块长度为3456、4608、4992、5248等数十个,可操作性不强,在交织求模过程中时钟数不确定,并且随着码块长度的变大,时钟数急剧上升,性能急剧变差,这对于缩短大码块编码时间的初衷是相反的,在FPGA实现中较之串行交织器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本发明从算法优化入手,结合FPGA器件的特点,提出了本交织器的解决方案,本方案极大降低了现有并行交织器的运算复杂度,解决了下行业务信道编码效率的瓶颈问题。
在Turbo编码并行化过程当中,结合表1提供的188种K值大小,这些K值都为8的整数倍,故可以采用8比特并行编码方式,由此所设计的交织器也为8位并行码内交织器。
表1Turbo码内交织器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
- 下一篇:自适应传输模式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