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7027.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焦伟;刘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菜单 生成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都是通过菜单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对于任一终端来说,其均具有包含若干个菜单选项的终端菜单,用户通过点击终端菜单中的任一菜单选项,来选择其所需要的应用内容。其中,在目前主流的终端应用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终端应用的程序中预先定义终端菜单的方式来建立终端菜单,例如:
由上可知,最终建立的终端菜单中可以包含三个预先设定的菜单选项(菜单选项一、菜单选项二以及菜单选项三),用户在使用终端菜单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从上述三个菜单选项中选择任意一个菜单选项。但是,若上述三个预先设定的菜单选项均不符合用户自身需求,则用户无法从所述终端菜单中选择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应用内容。
也就是说,虽然采用静态的预先设定菜单选项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终端菜单的控制,满足终端应用逻辑的需要,但是,这种对终端菜单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而是在忽略用户意图的情况下硬性地来假设用户的操作,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导致用户与系统的动态交互性较差、用户的交互体验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静态预设方式生成终端菜单时,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应用场景需求从而导致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用户操作信息,并利用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模板对所述用户操作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意图信息;
利用所述用户意图信息生成终端菜单,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用户操作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模板对所述用户操作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意图信息;
菜单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用户意图生成终端菜单,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系统,包括:
客户端设备,用于将用户操作信息发送给平台侧设备,以及接收平台侧设备返回的终端菜单;
所述平台侧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设备的用户操作信息,并利用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模板对所述用户操作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意图信息,以及利用所述用户意图信息生成终端菜单,并返回给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利用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模板对接收到的用户操作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意图信息,并利用所述得到的用户意图信息生成终端菜单,从而达到了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操作信息,实时动态地生成符合用户意图的终端菜单的目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静态预设方式生成终端菜单时、生成的终端菜单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应用场景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与系统的动态交互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生成的一种终端菜单的具体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生成的另一种终端菜单的具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终端菜单的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终端菜单的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终端菜单的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平台侧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操作信息。
具体地,平台侧设备所接收到的用户操作信息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的操作界面输入的数据信息、用户点击的客户端的菜单选项信息以及被操作控件的语义标签等,其中,所述客户端可以为终端或终端的应用平台等,所述平台侧设备可以为能够与客户端进行通信的服务器等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程序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语音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