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明矾粉丝和粉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557.5 | 申请日: | 201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港进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300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矾 粉丝 粉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明矾粉丝和粉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粉丝和粉皮制备工艺中明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辅料,其作用在于增加产品的韧性和弹性,并且其还具有防腐和疏水作用,可以保证使产品不易吸湿受潮。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铝钾,由于过去国人长期在使用铝制品餐具,对铝并没有多大恐惧,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铝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人体积累过多的铝不仅会引起老年痴呆、动脉硬化,而且还会造成老人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健康隐患,简言之,现代科学认为铝是一种能够促进人体衰老的有害元素。每百克粉丝粉皮中的铝元素虽然有限,但是由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食用量特别大,长期大量服用显然就会造成铝元素在人体内的蓄集。为此国家卫生权威部门对粉、丝粉皮中的明矾发出了严厉的禁令。这种举措固然有利于国人的身体健康,但是也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员提出了一顶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探索无明矾马铃薯粉丝、粉皮的制作方法,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公开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中一类是以添加海藻类原料为主,另一类则是借助于变性淀粉的特性,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增加制品的粘度和韧性。就目前该项研究已经取得的进展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明矾粉丝和粉皮,该产品不仅不含明矾成分,而且还具有极好的筋性和耐煮性。本发明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无明矾粉丝及粉皮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是:
淀粉52---58%,
改性磷脂0.05--0.1%,
辅助材料0.08—0.12%
其余为水。
上述原料中的淀粉包括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蚕豆淀粉、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以及上述淀粉的混合物。
上述辅助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是:
海藻酸丙二醇酯0.1-0.5份,
粘玉米淀粉 3—6份,
山梨酸氢钾0.01-0.03份,
酯化变性淀粉2—3份,
甘油磷酸钠0.2-0.5份,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0.2-0.5份。
上述的酯化变性淀粉为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由36-40%的磷酸酯化淀粉和60--64%的醋酸酯化淀粉组成。
在上述的辅助材料中还可以加入0.2-0.5份丙二醇脂肪酸酯与单硬脂肪酸甘油按重量比3:1配制的混合物。
在上述的辅助材料中还可以加入0.01-0.50份的二氧化硅。
本发明粉丝产品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1)首先将辅助材料按配比要求混合均匀,改性磷脂用适量60℃温水溶解;
按配比量要求将淀粉放置到调浆罐中,加入52℃的温水调成26°Bé的淀粉浆液,然后加入上述的辅助材料,间歇式正反搅拌10分钟,再加入经溶解的改性磷脂溶液继续搅拌至淀粉浆液粘度达到1400BU(布拉本德粘度),上述过程使用两个串联连接的调浆罐进行;
(2)打开调浆出口阀门将上述物料放入放料罐中搅拌1—2分钟后,均匀放到不锈钢带上形成粉带,经过蒸箱糊化,蒸箱内的加热温度控制在90±1℃,淀粉浆在蒸箱内糊化成粉带;
(3)淀粉带在钢带上冷却,对钢带末端刚刚脱离钢带的粉皮带进行上、下两个方向的风力冷却;在钢带前辊下方设置前、后两道刷辊及喷水清洗设备,清除钢带上的高粘度残留物,在钢带后辊处设置一道改性磷脂涂覆刷辊,每工作3小时对钢带涂覆一遍改性磷脂;保持钢带表面张力;
(4)冷冻2~3小时后切丝,然后经过4~5小时的预干燥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进行干、湿空气两次均质调理;在干燥过程中采用上鼓风、下引风干燥方式;
(5)最后进行截断和包装得到成品粉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原有的明矾粉丝相比,所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因不含明矾而更加安全,而且其所有食用性能都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而且由于采用了复合酯化淀粉,产品的耐煮性和韧性和抗回生性比用单一的酯化淀粉更好。由于在原料中增加了丙二醇脂肪酸酯与单硬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从而使产品的感官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在辅助材料中加入了二氧化硅,产品在光滑度和透明度方面性能更佳。有于在工艺方法方面采用了多项措施,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更加的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该无明矾粉丝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淀粉52%,
改性磷脂0.06%,
辅助材料0.1 %
其余为水。
上述原料中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港进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港进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