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鼻甲骨折外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4687.X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栋;乔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甲 骨折 外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手术用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鼻手术用的钳夹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鼻腔结构及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实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长期的随访研究,下鼻甲的部分切除的患者,会在远期出现鼻腔干燥、空鼻症、开放性鼻音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因此下鼻甲的骨折外移术成为目前治疗下鼻甲增生肥大的主要手术方式,此手术方式不但解决了患者因下鼻甲肥大而引起的鼻腔通气障碍,同时还很好的保护了下鼻甲的粘膜的功能。
专利号为2005201355656.0、发明名称为《鼻息肉钳》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主要结构与外科用外科手术剪刀相同,用于剪切鼻腔内的鼻息肉,不能用于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目前下鼻甲骨折手术没有专门的器械,而是使用粘膜剥离子手术器具代替,但是因普通的粘膜剥离子手术器具头端较窄,在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过程中,因局部受力过大,极易造成局部粘膜损伤,特别是如果遇到下鼻甲骨质增生明显的肥大患者,则很难达到外移效果。
在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过程中,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对下鼻甲进行向外移动的手术器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进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中使用粘膜剥离子时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折外移效果好,同时还能保护下鼻甲粘膜的下鼻甲骨折外移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工有联接孔的左连接环上设置有左钳头和左钳柄,加工有联接孔的右连接环上设置有右钳头和右钳柄,左连接环与右连接环用联接轴铰接,左钳头为半个U字形结构,右钳头为与左钳头对称的半个U字形结构,左钳头和右钳头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左钳柄与右钳柄之间设置有弹簧片。
本发明的左钳头端部与左连接环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左钳柄端部与左连接环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左钳头端部与左连接环中心之间距离的1.5倍,右钳头端部与右连接环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右钳柄端部与右连接环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右钳头端部与右连接环中心之间距离的1.5倍。
本发明的左钳头和左钳柄以及左连接环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左钳头中心线与左钳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120°~150°,右钳头和右钳柄以及右连接环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右钳头中心线与右钳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左钳头中心线与左钳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相同。
本发明的左钳头和左钳柄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左钳头所在的平面与左钳柄所在平面的二面角β为120°~150°;右钳头和右钳柄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右钳头所在的平面与右钳柄所在平面的二面角和左钳头所在的平面与左钳柄所在平面的二面角β相同。
本发明的左钳头和右钳头的横截面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面,长方形横截面的长为6~10mm、宽为3~5.5mm,其中长边与联接轴的中心线相平行。
本发明的钳头加工成长方形结构增大手术时的接触面积,在钳头外套装有保护套套,能很好地保护下鼻甲的粘膜,起到更好的医疗效果,钳头相向移动时,可将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缩短手术时间,骨折外移效果好,可用于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专用手术器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下鼻甲骨折外移器由左钳头1、右钳头2、左连接环3、联接轴4、右钳柄5、弹簧片6、左钳柄7、保护套8、右连接环9联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