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000.X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谷勇霞;郭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14 | 分类号: | E01F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码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指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交通锥(路锥)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道路施工,还是在交通救援、事故处理,交通锥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维护车辆行驶安全、保持交通顺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交通锥(路锥)的码放工作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即在道路维修、施工现场,机动车的车斗里放着一堆交通锥,机动车缓慢行驶,工人在车旁随车一路小跑,根据目测估算,每经过一段距离,就从车斗中取下一个交通锥,放置在路面上。这样的结果带来的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不能保证交通锥等距离均匀码放,难以码放在一条直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使交通锥(路锥)的码放工作得以高效、准确地完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其包括有:
一机架,为框式结构,固定于行走单元之上,一侧设有用于悬挂在作业车槽帮板上的联接钩,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升降机构的连接支点;
一行走单元,至少包括有一对可随车一同行走的行走轮;
一变速机构,包括一随行走单元的行走轮联动的传动轮系;
一曲柄连杆单元,包括一曲柄盘及与曲柄盘联接的连杆,所述的曲柄盘与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末端固结并可随该传动轮系联动;
一升降机构,至少由一个升降平台构成,该升降平台的前端与机架后侧的连接支点活性连接并可绕该支点转动,升降平台上的又一支点与连杆活性联接;
一固定在升降平台尾端的托盘机构,包括由支撑架和底端托盘组合构成的托盘架,在托盘架上还设有可将码到托盘上的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
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中,在升降机构上安装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可以是在升降平台的前端上固定一向前延伸的螺杆,螺杆上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其上、下两侧的螺母调整并锁定位置,或直接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可将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包括一顶杆、一中间杆和一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的上端活性连接在托盘机构支撑架的顶杆的一支点上并可以该支点为圆心摆动;所述的中间杆一端活性连接在拨动杆的一支点上,另一端与顶杆活性连接;在底端托盘上开长条形槽口,在底端托盘的一端设置一个带有一组挡箍的立柱,所述的顶杆置于一组挡箍中并可沿其上下移动,该顶杆的上端与中间杆活性连接,下端自然垂入底端托盘的长条形槽口内。顶杆的下端固结一个小滚轮,当其接触地面时,可在地面上滚动,减小摩擦力。
所述交通锥码放装置的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包括一对安装轴, 还有分别安装在该对安装轴上的两组V型带轮,各组的两个V型带轮间通过V型带联动;其中,前一组中的两个V型带轮优选采用塔轮。
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是一种纯机械装置,不含任何电器控制元件。可作为附属装置挂在卡车(亦可是其他形式的车辆)上进行工作,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尺寸的交通锥(路锥)。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操作方便。码放交通锥(路锥)距离一致性好。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方便调节交通锥(路锥)的码放间距。制造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工作效率高,且能极大地减轻码放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能保证交通锥等距离均匀码放,并保证其码放在一条直线上;
3.可调节交通锥的码放距离,以能满足不同场合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立体结构视图)。
图4 为本发明的传动系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 为本发明的传动系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6 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7 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一)。
图8 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二)。
图9 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下层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上层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1 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的托盘架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一)。
图12 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的托盘架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